Hello,各位想入门 Linux 的小伙伴! 我是你们的科技博主小 T,最近收到好多私信说:”Linux 命令太多了,记不住啊!” 的确 ,刚接触时面对ls、cd、pwd这些陌生的指令,简直像走进了迷宫…
今天这篇笔记,我结合自己踩过的坑和实际工作场景,把最常用的 Linux 命令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没有枯燥的参数罗列,只有 “人话版” 解释 + 真实案例,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试~ 全文干货预警,提议先码住再慢慢看!

一、Linux 命令入门:从 “迷路” 到 “导航大师”
咱们先来解决最基础的问题:Linux 命令就像 “导航系统”,学会用它在系统里 “走路”,你就成功一半啦!
1.1 先搞定 “身份牌”:主机名修改
刚上手 Linux 时,默认主机名都是localhost,但多台服务器混用时,根本分不清谁是谁!我第一次改主机名的经历简直社死 —— 当时为了区分测试服务器和生产服务器,我把主机名从localhost改成了Server001,结果 SSH 连接时盯着新主机名,手一抖差点把命令敲成hostnamectl set-hostname Server0011(多了个 1)!
正确操作:
bash
# 修改主机名(临时生效,重启后失效)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Server001
# 永久生效需要改配置文件,这个后面讲~
改完后记得重启终端,新主机名就会显示在命令行开头啦!
1.2 目录导航:学会 “命令行里的走路”
pwd、cd、ls这三个命令,堪称 Linux 的 “基础导航三件套”!掌握它们,你就能在系统里自由穿梭~
pwd:告知我 “我在哪?”
刚进系统总怕 “迷路”?直接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立马显示当前目录!像手机的 “定位” 功能,列如我目前在/home/user目录,敲一下pwd,屏幕就会显示:
bash
/home/user
不管你在哪个目录,它都能 “秒回位置”,安全感拉满!
cd:”导航键”,想去哪就去哪!
这可是 Linux 里的 “神级命令”!记住几个常用路径,操作比 Windows 的 “双击文件夹” 还快~
- 最常用:cd ~或cd(回自己家目录,相当于 Windows 的 “用户文件夹”)
列如你刚登录,想进桌面文件,直接cd ~/Desktop(假设桌面目录是 Desktop) - 回上一级:cd ..
- 去根目录:cd /(根目录是整个系统的 “起点”,像房子的大门)
- 快速去系统配置目录:cd /etc(放着各种服务的配置文件,列如网络、用户配置)
我刚学的时候,总把cd /etc/yum.repos.d记混成/etc/yum,结果ls看了半天都找不到源文件,后来才知道yum.repos.d才是存软件源配置的地方,踩坑无数啊!
ls:”扫雷雷达”,看目录里有啥
ls命令就像 “目录扫雷”,能列出当前文件夹里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但直接敲ls只能显示普通文件和文件夹,想看得更全?加上参数试试:
- ls -a:显示 “隐藏文件”(Linux 里以.开头的文件都是隐藏的,列如.bashrc是用户配置文件,平时不显示,但用ls -a就能看到啦)
我曾经用ls -a才发现,自己的家目录里居然藏着十几个隐藏文件,像个 “秘密基地”! - ls -l:显示 “详细信息”(包括文件大小、所有者、权限等)
列如-rw-r–r–这种格式,第一个r代表 “可读”,w代表 “可写”,x代表 “可执行”,刚开始看不懂没关系,后面会专门讲权限,目前先记住ls -l能看到文件的 “身份证”~ - ls -R:”递归显示”,能把子目录里的文件也列出来
列如你想看看一个文件夹里有多少子目录和文件,ls -R直接 “拉网式” 扫描,一目了然!
二、文件查看:”阅读模式” 必备命令
学会导航后,就得学怎么 “读文件” 啦!这部分超实用,列如看日志、看配置文件都用得上~
2.1cat:”快速阅读神器”,看文件内容
cat(concatenate)最基本的用法是显示文件内容,像用记事本打开文件一样简单!
列如你想看看系统里有哪些用户,直接cat /etc/passwd,就能看到所有用户的信息(每行一个用户,格式是 “用户名:密码 (一般用 x 取代):UID:GID: 描述:家目录:登录 shell”),简直是 “用户花名册”!
如果文件太长,不想一直翻?可以用cat -n(带行号),想定位某行内容直接数数字就行~ 我之前排查日志时,用cat -n找到报错行,核对行号时才发现自己之前漏看了上面的关键信息!
2.2more/less:”翻页阅读”,大文件救星
当文件内容太多,cat一下刷到最底下,想回头看都没辙~ 这时候more和less就派上用场了!
- more:”一页一页翻”,只能按空格键下翻,到末尾自动退出
适合内容比较少的文件,列如more /etc/services(系统端口号映射表) - less:”自由翻页”,支持上翻(按 B 键)、下翻(空格键)、搜索(按 / 输入关键词,按 n 查找下一个)
这才是 “大文件神器”!有次我看一个 10 万行的日志,想找 “error” 关键词,less+/error直接定位,比用more来回翻高效 10 倍!
2.3head/tail:”快速预览”,抓关键信息
有时候只想看文件开头或末尾几行,列如日志文件的最新报错,不用cat全部看完~
- head:默认显示前 10 行,head -n 20 文件显示前 20 行
例:head /var/log/messages(看系统日志开头) - tail:默认显示后 10 行,tail -n 20 文件看后 20 行
最常用的是tail -f 文件(实时刷新)!列如看服务启动日志,一直显示最新内容,直到你按Ctrl+C停止~
我之前排查一个服务启动失败,用tail -f /var/log/nginx/error.log实时看错误,看到 “端口被占用”,立刻netstat查进程,分分钟解决问题!
三、文件 / 目录管理:”动手能力” 修炼
学会看文件,也得学会 “新建、复制、删除” 文件,这部分就像整理房间,让系统变得 “清爽”~
3.1 新建目录:mkdir,给文件安个 “家”
mkdir(make directory)是创建目录的命令,简单但容易踩坑!
- mkdir dir1: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名为dir1的目录
- mkdir -p dir1/dir2/dir3:用-p参数 “一步到位” 创建多层子目录!
我刚学的时候,想创建a/b/c,结果直接敲mkdir a/b/c,系统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后来才知道要加-p,目前每次用mkdir -p都觉得 “真香”,再也不用一层一层创建了~
3.2 复制文件 / 目录:cp,”搬家小能手”
cp(copy)的作用是复制文件或目录,注意别把自己文件弄丢了!
- 复制文件:cp 源文件 目标路径
例:cp test.txt /tmp/(把当前目录的test.txt复制到/tmp目录) - 复制目录:cp -r 源目录 目标路径(必须加-r,不然只能复制空目录!)
我有次想把docs文件夹复制到backup,没加-r,结果只复制了个空文件夹,当时还以为电脑中毒了,后来才发现是参数漏了…
3.3 移动 / 重命名:mv,”文件搬家 + 改名”
mv(move)命令有多强劲?既能移动文件,也能给文件 / 目录改名~
- mv old.txt new.txt:把old.txt改名为new.txt
- mv test.txt /root/:把test.txt移动到/root目录
有次我整理文件,把所有文档从/home/user/documents移动到/data/docs,用mv *.pdf /data/docs直接一次性搞定,比 Windows 的 “剪切粘贴” 方便太多!
3.4 删除文件 / 目录:rm,”删除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rm(remove)是 “危险命令”!一旦用错,文件就找不回来了~
- rm file.txt:删除file.txt,但会提示 “是否删除”(按 y 确认)
- rm -f file.txt:强制删除,不提示(f=force)
- 删除目录:rm -r dir1(r=recursive,递归删除所有子目录和文件)
血泪教训:千万别用rm -rf /*!这会删除根目录下所有文件,相当于 “格式化系统”,后果不堪设想!我同事曾经手滑敲错,差点把公司服务器搞崩… 所以用rm时必定加-i(交互式),确认后再删~
四、系统信息:”系统体检” 命令,故障排查必备
遇到系统问题别慌,这些命令能帮你快速 “诊断”!
4.1dmesg:”硬件体检报告”
dmesg能显示系统内核日志,开机时硬件有没有问题(列如内存、硬盘),都能在这里看~
列如你怀疑服务器内存有问题,敲dmesg | grep -i memory,如果有 “Memory: 16G” 之类的信息,说明内存没问题;如果有 “ECC: corrected” 错误,可能内存需要检查了~
4.2free:”内存余额查询”
free命令会显示系统内存使用情况,像手机的 “电量表”~
bash
free -h # 用GB显示,更直观
输出里的 “used” 是已用内存,”available” 是可用内存,available越高,系统运行越流畅~ 我之前服务器突然变慢,free -h一看,内存只剩 100MB,赶紧清理了后台进程,立马恢复正常!
4.3top:”系统实时监控大屏”
top命令能实时显示 CPU / 内存 / 磁盘占用,还有 “耗电” 的进程列表~
按P键按 CPU 使用率排序,M按内存排序,q退出。有次我发现 CPU 占用 100%,用top找到占用最高的进程,kill -9 进程ID直接终结它,服务器立马 “满血复活”!
五、Vim 编辑器:”命令行里的创作工具”
最后必须提的是Vim!虽然上手有点反人类,但熟了之后效率超高~
- 正常模式:按Esc进入,用i(插入)、a(追加)、o(换行插入)编辑内容
- 常用操作:dd(删除一行)、yy(复制一行)、p(粘贴)、/关键词(搜索)、wq(保存退出)
我第一次用 Vim 改配置文件,想保存时按了Ctrl+S(结果卡死),后来才知道 Vim 里wq才是保存退出的正确姿势~ 多练几次,你会爱上这种 “盲打” 的快乐!

最后说两句:
学 Linux 命令,千万别死记硬背,多在终端里 “动手试”!列如建个测试目录,复制文件,删了再恢复,在实践中自然就记住了~
如果觉得记混了,随时翻出这篇笔记对照练习,下次遇到 “这个命令怎么用?”,不用慌,跟着步骤试一遍,你也能成为 “Linux 命令小能手”!

谢谢分享
收藏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