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一个经理?(公司组织的竞越培训笔记)

内容分享1个月前发布 涪Tai
0 0 0

整个篇幅为六大模块(方法论):方法论不必定行,但是保证不走形。

一、先搞懂管理者的角色:从 “自己做” 到 “带团队做”

培训里反复强调,管理者和员工的核心区别在于:

  • 员工(DOER):聚焦单一任务,把自己的活儿干好就行,列如程序员专注写代码、销售专注签单;
  • 管理者(THINKER):要统筹全局,通过协调资源、推动协作,让整个团队达成目标,而不是自己单打独斗。

管理者的成功,不是看个人业绩多亮眼,而是看团队成员的业绩总和。就像培训里说的,要从关注 “我做了什么”,转变为关注 “团队做成了什么”。

二、规划工作:5 步搞定复杂问题,推动合作落地

面对目标模糊、牵扯多方的工作,培训里的 “全流程方法” 特别实用,按这 5 步走,能少走许多弯路。

步骤 1:明确共同目的,别搞 “宽泛目标”

核心是 “具体且聚焦单一领域”。列如别喊 “优化团队管理”,而是聚焦 “Q3 前通过流程优化,将客户需求响应时间缩短 30%”。
可以用 “5W2H” 细化:Why(为啥做)、What(做什么)、Who(涉及谁)、When(何时做)、Where(在哪做)、How(怎么做)、How much(投入多少),一下子就清晰了。

步骤 2:找到相关方,收集全面信息

  • 找相关方:记住 6 类核心角色 —— 内外部客户、竞争对手、公司内部、供应商、影响方、协同方。列如想 “降低离职率”,相关方包括员工、HR、直属领导、离职员工等。
  • 收集信息:别只看 “容易获取的信息”(列如只看当月离职数据),也别只听 “支持自己观点的声音”,要兼听不同意见,才能避免片面。

步骤 3:拟定多个可选方案,别被经验困住

培训里说,要跳出 “经验依赖”,多用调查、归纳分析、头脑风暴拓展思路。列如针对 “降低离职率”,可以组织 HR、业务 leader、老员工一起 brainstorm,可能会冒出 “优化激励体系”“开通职业发展通道” 等方案。

步骤 4:评估方案,选 “投入产出比最优” 的

  • 先定 2-3 个核心评判标准,列如 “降低离职率” 可以看 “成本可控性”“员工接受度”“见效周期”;
  • 用 “打分法”“权重排序法” 量化,列如成本权重 40%、接受度 30%、周期 30%,算出总分后选最优的。

步骤 5:制定计划,明确 “谁来做、何时做”

用 “5 要素” 制定行动计划:责任人(谁来做)、检查点(何时验收)、时限(列如 “Q3 前完成设计,Q4 试点”)、具体行动(每个节点做什么)。培训里推荐用甘特图拆解任务,一目了然。

三、会议管理:从筹备到跟进,让会议不白开

许多人觉得开会低效,实则是没做好这 3 步。

会前:判断必要性,做好筹备

  • 先想 “能不能用邮件、一对一沟通解决”,避免无意义会议;
  • 明确会议要达成的结果,列如 “确定 Q3 推广方案”“解决库存积压问题并形成行动计划”;
  • 提前发议程,写清流程、时间分配、环节目标,让大家有备而来。

会中:把控节奏,别跑偏

  • 开场讲清参会准则:分享想法、尊重他人、支持目标;
  • 讨论跑偏时及时拉回,列如 “咱们先聚焦到物流延误问题,这对‘本周内恢复正常配送’很关键”;
  • 鼓励轮流发言,避免少数人主导,适时总结讨论内容,推动决策。

会后:跟进落地,别让会议成 “空谈”

  • 及时发会议记录,写清讨论内容、决策结果、行动分配(责任人、时间节点);
  • 关注任务执行,给责任人提供必要支持;
  • 收集参会者反馈,优化下次会议。

四、人才甄选:精准招聘,为团队选对人

招对人能少许多麻烦,培训里的 “全流程方法” 很实用。

先设定岗位用人标准(K、S、A、P、M、V)

  • K(Knowledge):相关的上中下游知识;
  • S(Skill):完成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
  • A(Ability):综合素质能力;
  • P(Personality):个性特质;
  • M(Motivation):求职动机、职业规划;
  • V(Value):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匹配度。

结构化面试:用 STAR 法挖真相

别只听应聘者说 “我很厉害”,要用 STAR 法问过往经历:

  • S(Situation):当时的情况、缘由;
  • T(Task):承担的角色、职责;
  • A(Action):具体做了什么、怎么沟通的;
  • R(Results):事件结果、影响、反馈。
    通过细节追问,判断能力是否匹配。

面试结束:专业礼貌,留好印象

  • 表达感谢,告知结果通知时间(列如 “3-5 个工作日内”);
  • 说明暂无法决策的缘由(列如 “还有其他求职者在面试,需要和 HR 讨论”),保持专业性。

五、知人善用:根据员工特点,用对管理方法

员工业绩好坏,取决于 “能力”(能不能做)和 “意愿”(愿不愿意做),培训里的 “能力 – 意愿矩阵” 能帮你精准管理。

四象限员工及对应策略

  • D1(意愿高、能力低):列如新员工,用 “ACT” 策略 —— 接纳(宽容犯错)、辅导(给方法)、给任务(尽早压担子);
  • D2(意愿低、能力低):用 “FIRM” 策略 —— 反馈(帮认清问题)、指导(小步快跑教方法)、短平快(布置见效快的工作)、监督(日常督促);
  • D3(意愿低、能力高):用 “DARE” 策略 —— 给事做(高重大性、高自主性工作)、接纳分析(找意愿低的缘由)、要求(发挥带头作用)、扩大(表扬贡献,扩大工作范围);
  • D4(意愿高、能力高):用 “CARE” 策略 —— 挑战(给更难的任务)、授权(让自主决策)、尊重(重点关注沟通)、避免疲惫(控制工作强度)。

六、工作汇报:把握时机和方法,高效沟通

汇报不是 “走过场”,而是推动工作的关键。

把握 6 大汇报时机

  • 得新信息时(列如市场新政策,报影响和应对方向);
  • 计划变更时(报缘由、调整方案,争取批准);
  • 遇困难时(报进度受阻、资源冲突等,让领导提前准备);
  • 出纰漏时(快速坦诚说明,同步补救措施);
  • 跨部门协作卡壳时(请领导协调);
  • 工作正常开展时(定期报状态,列如周 / 月进度)。

汇报结构:清晰有条理

按 “宣布主题→讲要点(配素材)→呼应主题” 展开,提提议时可以说:“提议 XX(行动),由于能 XX(好处),具体可以 XX(做法)”,让领导快速 get 重点。

这些管理者培训内容,都是从实际工作痛点出发设计的,把这些方法用起来,带团队会越来越顺。你在管理中遇到过哪些难题?可以对照着试试这些解法~

你当经理后,最头疼的事是啥?评论区甩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