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慧权:自然资源越挖越少,文化资源越挖越多

内容分享1个月前发布
0 1 0

人世间主要有两种职业,一种职业靠克服幻觉来赚钱;一种靠制造幻觉来赚钱;这两类职业彼此赚对方的钱。大多数人同时被他们赚钱。

最近一些山西策划项目,产业脉络清晰可见“从黑色的煤炭,到白色的面食,再到绿色的生态文明”。让我看到了山西的变化,自然资源越挖越少,文化资源越挖越多。

 

有些不易点着的柴能烧更久。

一堆好火,需要由“易燃的叶子+小枝条+不易燃的大柴”构成。

从郭兰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到“晋善晋美”,山西需要把自己真正说清楚,这就给山西面食产业留下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通过市场调研证明,山西是最能够代言面食行业的一块绝版土地。如果山西能从这里切入,敢于、善于代言中国面食行业,乃至于代言世界面食。我信任山西将会有真正的大变化。

今天许多人关注山西面食的时候,却有种盲人摸象的感觉。看到拉面,都说兰州拉面;看到莜面,都说西北莜面;看到刀削面,才说山西刀削面。他们看到的都是局部,这个时候我们超级需要给人们一个地方,“只要你来走一走,中华面食神韵全都有”。

山西人与面食的关系似乎更加融洽,就像“自来熟”一样,彼此没有距离,因此趋俗。到处都是一锅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团和气。面食已经成为山西人骨子里的优势,当面食文化只局限于自我消费时,它是庸散、民间、无能的代名词。但如果从积极的意义上能把面食文化挖掘出来,加以引导就成了今天红尘滚滚的一二线城市所没有又很向往的差异化资源。而把它钩沉、展现出来,给全国、全世界消费的时候,却是一锅全球不可多得的千年老汤。这是靠工业化打造不出来的,是时间的玫瑰、生活的花朵。

对此我认为,山西面食发展既要有传统又要有现代,既要有昨天又要有今天。消费者在哪里,品牌的认知就在哪里!

面对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项目,不创新就是最大的风险。凡是没有透过概念去思考本源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挂掉了。

小策略看政策,大策略看市场。如果不能创造性地提出支撑定位的最核心的超级亮点与引爆点。如何在陈词滥调中做出新意,在烂熟的地方搞创新。如果不能迅速转换,成为转世灵童。不硬的硬来,将彻底软掉。

成功的秘诀和性高潮一样无法传授。

不要急于寻求答案,要勤于底层思考。你越能触及底部,越能有感觉。市场就像风情万种的女人,他跟你若即若离,需要用一种最亲近的方法去了解她,尤其是那些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东西,但她会渗透到你的灵魂,你的血脉,你的每一朵灵感的浪花之中。

不要刻意追求成功,要善于掌握制慧权。机会总是比迷雾来得晚,去得早。成功是一种涌现,我们只能控制我们能控制的,让其他涌现而来。成功就像性高潮,你越是想着她,她越不会来。

许多事情不发生是由于浓度不够,浓度不够是由于缺乏一个封闭系统。这是一个关于临界点、爆发、边际、半径的有趣思考。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恰恰是由于:基于它们自身的封闭系统,荷花与淤泥外部空间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开放系统。

好的东西常常是免费的,例如“启发”。

时间并不随我们向前,她留在原地招待年轻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1 条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 头像
    因为我爱吃菜 投稿者

    像用好自己的天赋一样用好自己的缺点,好好享受它们。

    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