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indows 上装 Docker 踩过坑的,恐怕不止一两个吧?
不是卡在 WSL,就是卡在 Hyper-V,折腾半天环境没配好,电脑先蓝屏了。

说白了,这事儿的根源就是 Docker 是 Linux 的亲儿子,Windows 这边算是抱养的。
想让它跑顺畅,关键就得把 WSL2 这个“养母”伺候好。
目前别再想什么 Hyper-V 直连了,那都是老黄历。
WSL2 才是官方和社区都认准的阳关大道,性能和兼容性都好得多。
安装前,先去主板 BIOS 里把虚拟化技术(Intel VT-x 或 AMD-V)打开,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不开一切免谈。
任务管理器里能看到“虚拟化:已启用”才算完事。

然后就是装 WSL2。
别用老掉牙的命令了,目前 Windows Terminal 里直接 `wsl –install` 一条龙服务,连带默认的 Ubuntu 都给你装好了,省心。
要是网络不好,再去微软商店搜 Ubuntu 装也行。
装完 `wsl –update` 跑一下,确保内核是新的。
重点来了,许多人不知道 Docker Desktop 目前对大公司收费了。
如果你是个人学习或者小团队,那没事。

但凡公司大点,用之前最好问问清楚。
不想掏钱或者不想用它?
完全有替代品。
Rancher Desktop 就是个很棒的选择,开源免费,还能让你选是用 Docker 的 Moby 引擎还是 Kubernetes 用的 containerd,对后来玩 K8s 的人特别友善。
还有 Podman Desktop,主打一个无守护进程,更安全,命令也和 Docker 差不多,迁移成本很低。
不管用哪个,WSL2 的资源限制必定要做。

不然它默认会吃掉你大部分内存,电脑卡得飞起。
在你的用户目录下(C:Users你的用户名)建个 `.wslconfig` 文件,写上:
[wsl2]
memory=4GB
processors=2
这样就能把内存和 CPU 核心数给限制住,4G 内存对付大多数容器足够了。

网络问题也是个大坑。
Win11 的 WSL2 支持“镜像网络模式”(mirrored networking),比老版本的 NAT 模式强多了,能直接用 localhost 访问容器,也方便局域网里其他机器访问。
在 `.wslconfig` 里加上 `networkingMode=mirrored` 就行。
Win10 用户就没这个福分了,老老实实用 NAT 吧。
最后,如果 Docker 跑起来了,但 `docker pull` 镜像慢得像蜗牛,记得给 Docker Engine 配置国内镜像源,列如阿里云、华为云的加速器。
这能省下大把等待时间。
总结一下,目前 Windows 搞 Docker 的最优解就是:开 BIOS 虚拟化 -> 装最新的 WSL2 和一个 Linux 发行版 -> 配置 `.wslconfig` 限制资源 -> 选择 Docker Desktop 或 Rancher Desktop 等工具 -> 配置国内镜像源。
这套流程走下来,能避开 90% 的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