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命令
查看命令
查看当前终端 tty whoami who-m
查看所有终端 who
更多详细信息 w
查看主机名 hostname
新主机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查看当前操作系统版本 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操作系统信息 uname-a
查看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
查看内存信息 cat /proc/meminfo
查看语言、字符集设置 cat /etc/locale.conf
网络配置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查看系统时间 date
查看系统运行时间 uptime
查看系统时区时间 timedatectl
显示当前运行级别以及系统当前时间 who -r
显示前一个运行级别 runlevel
与(&&)、或(||) 和 非(!)
功能:当使用 && 连接多个命令时,只有前一个命令执行成功(返回值为 0),后一个命令才会执行。如果前一个命令失败,后续命令将不会执行。
示例:
command1 && command2
如果 command1 成功执行,则执行 command2;否则 command2 不会被执行。
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依赖前置条件的任务。例如:
mkdir test_dir && cd test_dir
只有在成功创建 test_dir 目录后,才会进入该目录。
或运算符(||)
功能:当使用 || 连接多个命令时,只要前一个命令执行失败(返回值非 0),后一个命令才会执行。如果前一个命令成功,后续命令将不会执行。
示例:
command1 || command2
如果 command1 执行失败,则执行 command2;否则 command2 不会被执行。
应用场景:适用于提供备用方案的任务。例如:
cd test_dir || mkdir test_dir
如果无法进入 test_dir 目录,则创建该目录。
非运算符(!)
功能:! 用于对命令或条件的逻辑取反。如果原条件为真,取反后为假;如果原条件为假,取反后为真。
示例:
! command
如果 command 执行成功,取反后返回失败;如果 command 执行失败,取反后返回成功。
应用场景:适用于条件判断的反向控制。例如:
if ! grep “pattern” file.txt; then
echo “Pattern not found”
fi
如果 file.txt 中未找到指定的模式,则输出提示信息。
关机
Init 0 Shutdown Poweroff
重启
init 6 shutdown-r reboot
常用快捷键
Ctrl +c 强制终止当前命令
Ctrl + l 清屏,等价clear命令
Ctrl +a标移动到行首
Ctrl + e 光标移动到行末
Ctrl + u 快速删除当前光标处之前的所有字符内容
Ctrl + k 快速删除从当前光标处到行尾的所有字符内容
vim编辑器的工作模式
命令格式: vi/vim 选项
+num 打开某个文件直接跳转到 num 行
-b 以 binary 方式打开文件 , 用于编辑二进制文件
-R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
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命令模式: 主要做替换 , 删除 , 复制等工作
输入模式: 主要做内容编辑
末行模式: 主要对文件进行编辑操作 , 如保存文件
命令模式中的基本操作
从命令模式进入输入模式
a:在当前光标之后插入内容
A:在光标所在行的行尾插入内容
i:在当前光标之前插入内容
l:在光标所在行的行首插入内容
o:在光标所在行的后面插入一个新行
O:在光标所在行的前面插入一个新行
(i前a后 o上下,0首 $尾)
行内快速跳转
“home”键或“^”键,0键 跳转到本行的行首
”End”键或”$”键 跳转到本行的行尾
行间快速跳转
命令1G或者gg 跳转到文件内容的首行
命令G 跳转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命令#G可跳 转到文件中的第#行(“#”号用具体数字代替)
显示行号
末行模式中输入
set nu 命令即可显示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
删除操作
x键或Delete键 删除光标处单个字符
命令dd 删除光标当前所在行
#dd (#用数字来代) 删除从光标处开的#行内容,
命令d^ 删除当前光标之前到行首所有字符
命令d$ 删除当前光标处到行尾的所有字符
命令dG 当前行删除到最后一行
复制和粘贴操作**
命令yy 复制当前行整行的完整内容
#yy 复制光标处开始的#行内容(#行用数字代替)
p 粘贴
撤销编辑
u键 取消最近一次的操作
U键 取消所有编辑
查找文件内容(命令模式下)
在按:/键后可以输入指定的字符串,从当前光标处开始向后进行查找(按?键向前查找),完成查找后按n、N键在不同的查找结果中进行选择
末行模式中的基本操作
在命令模式中按”:”键可以切换到末行模式,vi编辑器的最后一行中将显示“:”提示符,用户可以在该提示符后输入特定的末行命令,完成如保存文件、退出编辑器、打开新文件、读取其他文件内容及字符串替换等丰富的功能操作。
保存文件
“:w” 保存,但不退出编辑器。
也可另存文件,指定新的文件名如必要时还可以指定文件路径。把当前编辑的文件另存到/root目录下,文件名为newfile
:w /root/newfile
退出vi编辑器
q! 强行不保存退出
wq或x! 或shift zz 保存并退出
打开新文件
e + 文件路径
读入其他文件内容
可以读入(read)其他文件中的内容,并将其复制到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
替换文件内容
:[替换范围行号] sub/旧的内容/新的内容[/g]
sub,也可以简写为s,替换范围是可选部分,默认时只对当前行的内容进行替换
% 在整个文件中查找并替换
n,m 指定行数中查找并替(2行)
替换格式中末尾的“/g”部分也是可选项内容,表示对替换范围内每一行的所有
例:2,5 s/name/hello 将第2行5行的第一个name替换为hello
2,5 s/name/hello/g 将第2行5行的所有name替换为hello
如果文件里有路径则用 转义符修改
例文件内容有aa=/usr/bbb
:% s//var/log//usr/bbb/g
修改后:% //var/log//usr/bbb/g 或者 :% s@/var/log@/usr/bbb@
添加删除注释
批量添加注释**
ctrl + v进入可视块,按上下键选中需要批量添加注释的行,按大写的i,添加#号,esc退出
批量删除注释**
ctrl + v进入可视块,按上下键选中需要批量添加注释的行,按小写x进行删除
man手册
man 在线手册基本操作
空格 : 向下翻页
PageDown: 向下翻页
PageUp: 向上翻页
↓: 向下一行
↑: 向上一行
d: 向下翻半页
u: 向上翻半页
g: 返回顶端
G: 返回底端
man 中查找
1. 在 man 手册中键入 /
2. 输入要搜索的内容
3. n 查找下一个匹配字符 , 按 N 回到上一个查询到的字符
根据关键字查找帮助
-k 查看关键字段选项
查找关键字 passwd 的帮助文件
[root@lv11 ~]# man -k passwd
查看 man 帮助
[root@lv11 ~]# man man
help命令
[root@lv11 ~]# who –help
用法:who [选项]… [ 文件 | 参数1 参数2 ]
显示当前已登录的用户信息。
-a, –all 等于-b -d –login -p -r -t -T -u 选项的组合
-b, –boot 上次系统启动时间
-d, –dead 显示已死的进程
-H, –heading 输出头部的标题列
-l,–login 显示系统登录进程
–lookup 尝试通过 DNS 查验主机名
-m 只面对和标准输入有直接交互的主机和用户
-p, –process 显示由 init 进程衍生的活动进程
-q, –count 列出所有已登录用户的登录名与用户数量
-r, –runlevel 显示当前的运行级别
-s, –short 只显示名称、线路和时间(默认)
-T, -w, –mesg 用+,- 或 ? 标注用户消息状态
-u, –users 列出已登录的用户
–message 等于-T
–writable 等于-T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uname命令
用于显示操作系统的信息,包括版本、平台的信息
用法:uname [选项]
-a, –all 以如下次序输出所有信息。其中若-p 和
-i 的探测结果不可知则被省略:
-s, –kernel-name 输出内核名称
-n, –nodename 输出网络节点上的主机名
-r, –kernel-release 输出内核发行号
-v, –kernel-version 输出内核版本发行时间
-m, –machine 输出主机的硬件架构名称
-p, –processor 输出处理器类型或”unknown”
-i, –hardware-platform 输出硬件平台或”unknown”
-o, –operating-system 输出操作系统名称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root@lv11 ~]# uname -a
Linux lv11 3.10.0-1160.el7.x86_64 #1 SMP Mon Oct 19 16:18:59 UTC 2020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init命令
init [0123456]用于切换系统的运行级别,切换的工作是立即完成的。
init 0命令用于立即将系统运行级别切换为0,即关机。
init 6命令用于将系统运行级别切换为6,即重新启动。
init 3 #进入命令行界面
init 5 #进入图形界面,前提是需要安装图像化
[root@lv11 ~]# init 0
[root@lv11 ~]# init 6
shutdown命令
-k :不是真的关机,只是发送警告消息出去
-r :将系统的服务停掉之后就重启(常用)立即重启 shutdown -r now
-h :将系统的服务停掉之后立即关机(常用)10分钟后关机**shutdown -h 10
-n : 不经过init程序,直接以shutdown的功能来关机
-f :关机并开机之后,强制略过fsck的磁盘检查
-F :系统重启之后,强制进行fsck的磁盘检查
-c :取消已经在进行的shutdown命令的内容
cd命令
cd命令来自英文:Change Directory
cd命令可以切换当前工作目录,语法是:
cd [Linux路径]
*没有选项,只有参数,表示目录路径
*使用参数,切换指定路径
*不使用参数,切换工作目录当前用户的HOME
pwd命令的作用
*pwd命令来自英文:Print Work Directory
*pwd命令,没有选项,没有参数,直接使用即可
*作用是:输出当前所在的工作目录
相对路径、绝对路径和特殊路径符
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以根目录做起点,描述路径的方式,路径以/开头
*相对路径:以当前目录做启动,描述路径的方式,路径不需以/开头
*如无特殊需求,后续学习中,将经常使用相对路径表示
cd特殊路径符
*.表示当前目录,比如cd.或cd./Desktop
*..表示上一级目录,cd..
*返回上两级cd../..
*返回跳转前cd –
*~表示用户的HOME目录,比如cd~或cd~/Desktop
mkdir命令
*mkdir来自英文:Make Directory
*mkdir [-p] Linux路径
*语法:mkdir[-p]Linux路径
*参数必填,表示要创建的目录的路径,相对、绝对、特殊路径符都可以使用
-p选项的作用 递归创建目录 mkdir -p /root/aa/bb/cc/dd
可批量创建mkdir {1.txt..10txt}
rmdir命令
rmdir 命令的功能是删除空目录,一个目录被删除之前必须是空的。
命令格式:rmdir [选项] 目录
rmdir test
rmdir -p aa/bb/cc/dd
touch命令
*用于创建一个新的文件 可批量创建
*语法:touch Linux路径 touch /root/data{1..5}.txt
*参数必填,
Cat命令
*用于查看文件内容
*语法:cat Linux路径
*参数必填,表示要查看的文件的路径,相对、绝对、特殊路径符都可以使用
-n:对输出的所有行编号
[root@lv11 ~]# cat -n /etc/pas
cat !$ 使用上一个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cp命令
*cp命令来自英文单词:copy
*用于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语法:cp[-r] 参数1 参数2
*-r选项,可选,用于复制文件夹使用,表示递归
*参数1,Linux路径,表示被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
*参数2,Linux路径,表示要复制去的地方,可重命名
-f:覆盖目标同名文件或目录时不进行提醒,而是直接强制复制
-i:覆盖目标同名文件或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
-p:复制时保持源文件的权限,属主及时间标记等属性不变
-r:复制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表示递归复制所有文件及子目录
mv命令
*mv命令来自英文单词:move
*用于查看文件内容
*语法:mv 参数1 参数2
*参数1,Linux路径,表示被移动的文件或文件夹
*参数2,Linux路径,表示要移动去的地方,如果目标不存在,则进行改名,确保目标存在
mv test.txt test1.txt #把test.txt更改为test1.txt
rm命令
*rm命令来自英文单词:remove
*用于复制文件或文件夹组合使用
*语法:rm[-r -f]参数1参数2……参数N
*-i:删除文件或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
*-r选项,可选,文件夹删除
*-f选项,可选,用于强制删除(不提示,一般用于root用户)
*参数,表示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路径,支持多个,空格隔开隔开
参数也支持通配符,用以做模糊匹
Which命令
查找命令的程序文件
语法:which要查找的命令
只需要参数表示查找哪个命令,以路径输出
显示shell命令的绝对路径
仅仅会在PATH变量中搜索要查找的命令
搜索时先查找别名,然后从PATH中查找
alias命令
查看当前系统中有哪些别名
[root@lv11 ~]# alias
设置命令的别名
[root@lv11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C
[root@lv11 ~]# alias viens33='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root@lv11 ~]# viens33
永久**设置别名**
修改/root/.bashrc
[root@lv11 ~]# cat .bashrc
Find命令
语法:find pathname -option -print {} ;
即 find
路径 -exec or -ok
查找选项、类别 {} ;
行为命令
例 [root@lv11 ~]# find /root -type f -exec ls -l {} ;
find命令的参数;
pathname: find命令所查找的目录路径。例如用.来表示当前目录,用/来表示系统根目录。
-print: find命令将匹配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
-exec: find命令对匹配的文件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相应命令的形式为command { } ;,注意{ }和;之间的空格。
-ok: 和-exec的作用相同,只不过以一种更为安全的模式来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在执行每一个命令之前,都会给出提示,让用户来确定是否执行。
根据名称查找文件
-name filename #查找名为filename的文件。
-iname filename #与-name相同,查找名为filename的文件,但忽略大小写,
[root@lv11 ~]# touch /mnt/TEST1.txt
[root@lv11 ~]# find /mnt -name test1.txt
/mnt/test1.txt
[root@lv11 ~]# find /mnt -iname test1.txt
/mnt/test1.txt
/mnt/TEST1.txt
根据文件类型查找文件
-type b/d/c/p/l/f 按照文件类型查找,查是块设备、目录、字符设备、管道、符号链接、普通文件。块设备:随机读取,例如硬盘 字符设备:顺序读取,例如键盘、鼠标
-type查找某一类型的文件,诸如:
b – 块设备文件。
d – 目录。
c – 字符设备文件。
p – 管道文件。
l – 符号链接文件。
f – 普通文件。
s – socket文件
根据日期和时间查找文件和目录**
-mtime -n +n #按文件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
-atime -n +n #按文件访问时间来查,-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
-ctime -n +n #按文件创建时间来查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
在/root下查找文件更新日是在距现在时刻二天以内的文件**
[root@lv11 ~]# find /root/ -mtime -2
在/root下查找文件更新日是在距现在时刻二天以前的文件**
[root@lv11 ~]# find /root/ -mtime +2
查找文件更新日时在距现在时刻二分钟以内的文件**
[root@lv11 ~]# find ./ -mmin -2
查找文件更新日时在距现在时刻二分钟以前的文件
[root@lv11 ~]# find ./ -mmin +2
注:-amin、cmin与-mmin用法类似
查找文件更新时间比文件test.**txt的内容更新时间新的文件**
[root@lv11 ~]# find ./ -newer test.txt
根据大小查找文件
-size [+/-]n 按照文件大小查询文件,+n表示文件大小大于n,-n表示文件大小小于n。常用单位:k, M, G
按文件名查找:find 起始路径 -name “被查找文件名”
支持通配符
按文件大小查找:find 起始路径 -size n[kMG]
find / size _-100k / size +10G
查找/boot目录下大于2M的文件****
[root@lv11 ~]# find /boot -size +2M -type f
查找/boot目录下大于2M的文件,并显示文件大小
[root@lv11 ~]# find /boot -size +2M -type f -exec du -h {} ;
查找/mnt目录下小于2M的文件,并删除
[root@lv11 ~]# find /mnt -size -2M -type f -exec rm -rf {} ;
限定目录层级查找
find 命令默认会递归查找整个目录树,而这非常消耗时间和资源。好在目录查找的深度可以手动指定。例如我们只想查找一到两层以内的子目录,可以通过 maxdepth 选项来指定。
-maxdepth 1 限定在当前目录查找
[root@lv11 ~]# find /etc -maxdepth 1 -name ifcfg-ens33
[root@lv11 ~]# find /etc -maxdepth 2 -name ifcfg-ens33
[root@lv11 ~]# find /etc -maxdepth 3 -name ifcfg-ens33
根据文件的权限查找文件**
-perm #按权限来查找
-empty #查找长度为零(即空文件)的文件
查找/root权限为644的所有文件
r 4 w 2 x
[root@lv11 ~]# find /root -perm 644 -typf -exec ls -l {} ;
查找/mnt目录下权限为777的文件
[root@lv11 ~]# touch /mnt/perm.txt
[root@lv11 ~]# chmod 777 /mnt/perm.txt #修改文件权限为777
[root@lv11 ~]# find /mnt -perm 777 -type f
/mnt/perm.txt
/mnt目录下权限为777文件改为644**
[root@lv11 ~]# find /mnt -perm 777 -type f -exec chmod 644 {} ;
[root@lv11 ~]# ls -l /mnt
总用量 0
-rw-r–r–. 1 root root 0 6月 6 15:30 perm.txt
在特定路径下查找所有空文件
[root@lv11 ~]# find /root -type f -empty
在特定路径下查找所有空目录**
[root@lv11 ~]# find /root -type d -empty
[root@lv11 ~]# find /root -type d -empty -exec rmdir -p {} ;
基于所有者和组的搜索文件
-user username #按文件属主来查找
-group groupname #按组来查找
-nogroup #查无有效属组的文件,即文件的属组在/etc/groups中不存在
-nouser #查无有效属主的文件,即文件的属主在/etc/passwd中不存(孤儿文件 没有所有者的文件)
查找所有者root的、名为datefind1.txt的文件
[root@lv11 ~]# find / -user root -name date1.txt
/root/date1.txt
查找**/ 目录下属于Group chrony的所有文件**
[root@lv11 ~]# find / -group chrony
查找无效属组的所有文件
[root@lv11 ~]# find / -nogroup
查找无效属主的所有文件
[root@lv11 ~]# find / -nouser
不在指定目录中查找
-prune:不在当前指定目录中查找
固定写法:-path “…” -prune -o [其他参数] -print
查找/目录下passwd文件,排除/etc目录
[root@lv11 ~]# find / -name passwd
[root@lv11 ~]# find / -path /etc -prune -o -name passwd
[root@lv11 ~]# find / -path /etc -prune -o -name passwd -print
#如果不想显示/etc目录,使用-print
ls 命令
ls -l 详细信息ls -a 显示隐藏文件ls -h 带单位ls-R 递归显示指定目录中的所有内容
stat命令
stat命令用于显示文件的状态信息。stat命令的输出信息比ls命令的输出信息要
[root@lv11 ~]# stat anaconda-ks.cfg
du命令
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情况-a:统计当前目录和子目录下所有文件所占用的磁盘大小-h:显示出统计结果,使用-h选项后将显示出KB、MB等单位-s:只统计每个参数所占用的空间总的大小,而不是统计每个子目录文件的大小-sh 统计一个文件夹内所有文件总共占用的空间大小-ah 分别统计多个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大小
sort命令排序
sort命令,它将文件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标准输出,sort将文件的每一行作为一个单位,相互比较,比较原则是从首字符向后,依次按ASCII码值进行比较,最后将他们按升序输出
命令格式:sort [选项] 文件名
-f: 忽略大小写
-b:忽略每行前面的空白部分
-n:以数值型进行排序,默认使用字符串排序;
-r:反向排序;
-u:删除重复行。就是 uniq 命令;
-t:指定分隔符,默认分隔符是制表符;
-k [n,m]:按照指定的字段范围排序。从第 n 个字段开始,到第 m 个字(默认到行尾);
-o : –output 将排序结果输出到源文件
查找/etc目录下最大的5个文件
find /etc -type f -exec du {} ; | sort -n -r | head -5
uniq命令 去重
用户去除文件中的重复行,一般与sort命令结合使用。
-c 或–count:在每列旁边显示该行重复出现的次数;
-i : 忽略大小写
-d 或–repeated:仅显示重复出现的行列
-u 或–unique:仅显示出一次的行列
wc命令统计
wc命令,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单词数量、行数等信息,使用文件名作为参数,可以同时统计多个文件。
-c 字节数
-l 行数(个数)
-w 单词个数(以空格或指标位作为分隔)
-m 字符数
grep命令过滤行
从文件中通过关键字过滤文件行
语法:grep [选项] 模式或关键字 文件列表
-n 显示匹配行的行号
-v 取反
-i 忽略大 小写
-l 一般和-r联用, 只显示包含关键字的文件的名字, 而不是显示文件内容
-r 递归检索
-C n 输出匹配结果上下n行
-A n 往下看n行
-B n 往上看n行
以某关键字开头
[root@lv11 ~]# grep ^root /etc/passwd
root❌0:0:root:/root:/bin/bash
查询/etc/passwd以sh结尾的行
[root@lv11 ~]# grep sh$ / etc/passwd
root❌0:0:root:/root:/bin/bash
显示/root/.bashrc文件中的非注释行和非空行
[root@lv11 ~]# grep -v ^# /root/.bashrc | grep -v ^$
cut令
cut 命令从文件的每一行剪切字节、字符和字段并将这些字节、字符和字段写至标准输出。
如果不指定 File 参数,cut 命令将读取标准输入。
-d:指定字段的分隔符,默认的字段分隔符为“TAB”
-f:显示指定第n路字段的内容
-c:表示字符
–output-delimiter=<字段分隔符>:指定输出内容时的字段分割符;(原本输入时的分隔符是冒号,如果要更换输出时的分隔符,就可以使用output-delimiter来指定,这里我们用空白字符作为分隔符输出第1段和第7段)
截取当前操作系统的IP地址
ip a | grep brd | grep inet | tr -s ' ' | cut -d ' ' -f 3 | cut -d “/” -f 1
tr命令:可以用来对来自标准输入的字符进行替换、压缩和删除
file命令
file命令,用于显示文件的类型
[root@lv11 ~]# file test.txt
test.txt: ASCII text
md5sum命令
md5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哈希值),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
md5sum命令,计算和校验文件的md5值
[root@lv11 ~]# md5sum test.txt
3a0d61bac36f8249278a3710dcc80640 test.txt
sha256sum 命令
sha256算法也是一种密码散列函数,对于任意长度的消息,SHA256都会产生一个256bit长的散列值(哈希值),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SHA256(⼜称SHA2)的安全性最⾼,但是耗时要⽐其他两种多很多,md5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碰撞,安全性没这么高。
[root@lv11 ~]# sha256sum test.txt
3f9eafc29896fdd39a6840aa9abe799c73ff28adab001e08fdb12bab080c53b9 test.txt
diff命令
diff命令,比较文件的差异,常用于文本文件
管道符 |
左边的结果作为右边的输入 例: cat hw.txt | grep lv | wc -l 统计hw文件中lv有几行
echo 命令
使用echo 命令在命令行输入指定内容echo 输出内容
反引号`
被反引号包围的内容会被作为命令执行重定向符
nl命令
nl 添加行号标注后标准输出
[root@clv11 ~]# nl /etc/passwd
tail命令
查看尾部内容默认前10行tail -f -num 路径 实时监控文件内容的变化
tail -f /var/log/message
head命令
查看首部的内容默认前10行
head -num 路径
more命令
*用于查看文件内容,可翻页查看
*语法:more Linux路径
*参数必填,表示要查看的文件的路径,相对、绝对、特殊路径都可以使用
*空格 翻页
回车 下滚查看
q 退出
less命令
less命令使用方法与more命令基本类似,但是比more更好的是,less命令既可以向下翻页也可以向上翻页,而more命令只能向下翻页,不能向上翻页
less /etc/passwd
重定向符号
“>” 将左侧的命令覆盖写入右侧指定文件中
“>>”将左侧命令的结果追加写入到符号右侧的指定文件中
rpm命令
查询已安装的RPM软件信息
格式:rpm -q子选项
-qa:查看系统中已安装的所有RPM软件包列表
-qi:查看指定软件的详细信息
-ql:查询指定软件包所安装的目录、文件列表
-qc:仅显示指定软件包安装的配置文件
-qd:仅显示指定软件包安装的文档文件
-qf: 查询文件或目录属于哪个RPM软件
查询未安装的RPM包文件 -qp(i l c d)
安装或升级RPM软件
格式:rpm [选项] RPM包文件
-i:安装一个新的rpm软件包
-U:升级某个rpm软件,若原本未装,则进行安装
-F:更新某个rpm软件,若原本未装,则放弃安装
-v:显示软件安装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h:在安装或升级软件包的过程中,以“#”好显示安装进度
-e:卸载指定的RPM软件,格式:rpm -e 软件名
–force:强制卸载所指定的rpm软件包
–nodeps:安装、升级或卸载软件时,忽略依赖关系
tree命令
tree命令:以树状格式列出目录的内容, 查看文件系统的结构
命令用法:tree [选项]… [文件]…
-L 目录树的最大显示深度
yum命令
Yum命令格式: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options:
-y, –assumeyes 回答全部问题为是
–installroot=[path] 设置安装根目录
–enablerepo=[repo] 启用一个或多个软件源(支持通配符)
–disablerepo=[repo] 禁用一个或多个软件源(支持通配符)
-x [package], –exclude=[package] 采用全名或通配符排除软件包
command:
clean 删除缓存数据
list 列出一个或一组软件包
help 显示用法提示
history 显示或使用事务历史
info 显示关于软件包或组的详细信息
install 向系统中安装一个或多个软件包
groups 显示或使用、组信息
repolist 显示已配置的源
search 在软件包详细信息中搜索指定字符串
update 更新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包
upgrade 更新软件包同时考虑软件包取代关系
erase 从系统中移除一个或多个软件包
tar命令
解压缩
-z, –gzip, –gunzip, –ungzip 通过 gzip 过滤归档
-v, –verbose 详细地列出处理的文件
-x, –extract, –get 从归档中解出文件
-f, –file=ARCHIVE 使用归档文件或 ARCHIVE 设备
-c, –create 创建一个新归档
-C, –directory=DIR 改变至目录 DIR
tar -zxvf httpd-2.4.54.tar.gz -C /usr/local/src/
configure 命令
预编译 ./configure [OPTION]…[VAR=VALUE]…
–help 使用此参数可查看configure支持的详细参数信息
–prefix=PREFIX 指定安装路径,默认安装到/usr/local目录下
–sysconfdir=DIR 指定配置文件路径
[root@lv1
1 httpd-2.4.54]#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useradd命令
添加用户账户useradd [选项]… 用户名-u:指定 UID 标记号-d:指定宿主目录,缺省为 /home/用户名-e:指定帐号失效时间-f: 密码失效宽限期-g:指定用户的基本组名(或UID号)-G:指定用户的附加组名(或GID号)-M:不为用户建立并初始化宿主目录-s: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s / sbin/nologin
passwd命令
为用户账号设置密码passwd [选项]… 用户名-d:清空用户的密码,使之无需密码即可登录-l:锁定用户帐号-S:查看用户帐号的状态(是否被锁定) -u:解锁用户帐号-i: 设置密码宽限期 (shadow 区域 7)-n: 设置2次密码修改间隔时间 (shadow 区域 4)-x: 设置密码有效期 (shadow 区域 5)-w: 设置密码过期前警告天数 (shadow 区域 6)–stdin: 从标准输入中读取密码
chage命令
chage命令,更改账户密码过期信息chage 选项 -m 密码可更改的最小天数。为零时代表任何时候都可以更改密码。-M 密码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W 用户密码到期前,提前收到警告信息的天数。-E 帐号到期的日期。过了这天,此帐号将不可用-d 上一次密码更改的日期-i 停滞时期。如果一个密码已过期这些天,那么此帐号将不可用。-l,–list 例出当前的设置。由非特权用户来确定他们的密码或帐号何时过期
su命令
切换user1用户 su – user1
exist 退出
usermod命令
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账户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l:更改用户帐号的登录名称
-L:锁定用户账户
-U:解锁用户账户
-u、-d、-e、-g、-G、-s与useradd命令中的含义相同
userdel命令
userdel命令,删除用户账号
userdel 选项
-r: 删除与指定账户相关的主目录及其他信息
groupadd命令
groupadd命令:添加组账号
gpasswd [选项]… 组帐号名
-g: 指定新建组的 GID
gpasswd命令
gpasswd命令:设置组帐号密码(极少用)、添加/删除组成员
gpasswd [选项]… 组帐号名
-a:向组内添加一个用户
-d:从组内删除一个用户成员
-M:定义组成员列表,以逗号分隔
groupmod命令
groupmod命令,修改现有组
groupmod [ 选项
-g: 更改指定组的 GID
-n: 更改指定组组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