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常见问题解析及防治指南之
防火分隔和建筑构造(二)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 55031-202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3)将于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本指南针对现行规范与即将施行新规范中涉及的部分条款不一致之处,进行了注解。
|
问题 |
楼梯间首层或顶层内开设了非疏散门窗洞口。 |
专业 |
|
1.2-20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楼梯间首层或顶层内增加功能房间或隔间,开设了非疏散门窗洞口。【图示1】【图示2】
2. 缘由分析 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仅思考自身需求,利用楼梯间的部分空间增加储藏、管理等功能房间,擅自增加隔墙并向楼梯间开设门、窗、洞口,影响疏散的安全性。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4.2条第2款。【图示3】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封闭楼梯间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梯间内不可增加功能房间。 |
||
|
问题 |
住宅及公共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使用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 |
专业 |
|
1.2-21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住宅及公共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装修后使用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1】 2)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短边长度小于2.4m。【图示2】
2. 缘由分析 1)设计时尺寸卡着规范限制,或未思考预留足够装修构造尺寸; 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擅自更改装修做法,例如涂料改面砖或石材; 3)内部装修时,施工单位对消火栓或设备管线进行实体包封,影响了前室的净尺寸。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5.5.28条第4款、第6.4.3条第3款、第7.3.5条第2款。【图示3】【图示4】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设计时应思考合理的装修构造、合理的施工误差,留有余量; 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如需更改装修做法、消火栓包封方式应经设计确认,满足规范要求方可施工。 |
||
|
问题 |
地下与地上部分共用楼梯间时,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
专业 |
|
1.2-22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地下与地上部分共用楼梯间时,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图示1】
2. 缘由分析 1)设计图纸对楼梯间的墙身构造图未表达防火分隔节点,且设计人员未进行设计交底; 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未注意地上地下楼梯间的完全分隔,节点遗漏。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4.4条第3款。【图示2】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立面设计时尽可能保证楼梯间地上地下部分的外窗不设通窗; 2.当设计通窗时,设计人员应注意防火分隔节点的绘制及设计交底; 3.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连通部位完全分隔。 |
||
|
问题 |
室外疏散楼梯采取的防火措施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
1.2-23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室外钢结构疏散楼梯,结构柱、平台(耐火极限低于1.0h)和梯段(耐火极限低于0.25h)未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图示1】 2)通向室外楼梯的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 3)室外疏散楼梯周围2.0m范围内设置门、窗、洞口。【图示2】
2. 缘由分析 1)室外疏散楼梯不等同于室外安全区域,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不正确; 2)设计人员未思考室外疏散楼梯的整体区域也应满足与相邻建筑门窗洞口间距; 3)在新建施工或既有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增加室外楼梯时,责任主体未对楼梯周围2.0m范围内门、窗、洞口进行封堵,或在室外疏散楼梯2.0m范围内增设了门窗洞口。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018版>)第6.4.5条第3、4、5款。【图示3】【图示4】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设计人员对室外疏散楼梯的设置位置及周边防火间距进行整体复核,不可遗漏; 2.建设单位如需增加室外楼梯或增设门窗洞口时,应由专业的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图纸,经相关部门审查合格后再进行施工。 |
||
|
问题 |
疏散门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
1.2-24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疏散走道在防火墙上设置的疏散门,其耐火极限不符合要求,或采用常闭防火门; 2)民用建筑的疏散门采用推拉门【图示1】【图示2】【图示3】;疏散门未按规范要求开向疏散方向;【图示4】 3)疏散门完全开启后,占用疏散宽度;【图示5】 4)人员密集场所采用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门禁等,火灾时不便从内部打开,或未设置使用提示标识。【图示6】
2. 缘由分析 1)设计图纸中未清楚标注防火门的常开常闭要求,或防火门未设置火灾时自动关闭装置; 2)建设单位思考到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将平开门改为推拉门,未经设计复核疏散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施工过程中,责任主体调整了防火门的门扇宽度,未经设计复核其开启后对疏散宽度是否有遮挡; 4)在疏散门深化设计过程中加装了门禁、插销,未核对原设计图纸中对疏散门的开启要求。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4.10条【图示7】【图示8】【图示9】第6.4.11条【图示10】。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设计人员应在图纸及说明中对防火门常开常闭的要求标注清楚,并应对其门禁等妨碍火灾时开启的装置提出要求; 2.施工过程中,责任主体对疏散门的开启方式、方向、门扇宽度、门锁等应进行复核,如有调整,应符合规范要求并经设计确认后方可施工; 3.设计图纸应明确是否为疏散门,尽可能将使用时需要推拉门的功能与疏散功能分开设置; 4.责任主体应根据设计具体要求进行疏散门的深化设计,并应取得设计确认后方可订货生产。 |
||
|
问题 |
防火隔间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
1.2-25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防火隔间的净面积不足6.0m²; 2)二次装修改造过程中,防火隔间甲级防火门更换为其他等级的防火门; 3)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甲级防火门,作为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疏散门使用; 4)二次装修改造过程中,防火隔间增加的吊顶采用非A级材料; 5)二次装修改造过程中,防火隔间被占用或改做其他使用功能。 2. 缘由分析 1)设计图纸的防火隔间的装修材料尺寸未预留或预留不足,装修完成后净面积不足; 2)后期装修过程或投入使用后,建设单位根据功能需要擅自更改了防火隔间的防火门或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4.13条。【图示1】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设计图纸应对防火隔间的装修材料空间进行充分预留; 2.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严格按图纸对防火隔间进行装修,后期不应擅自改变其使用功能; 3.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装修做法或防火门的调整,应经设计变更后方可施工。 |
||
|
问题 |
避难走道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
1.2-26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2个出口位于同一方向; 2)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疏散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的距离超过60m; 3)二次装修改造过程中,避难走道增加的吊顶采用燃烧性能等级非A级材料; 4)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疏散门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增加门洞;未设置防烟前室,且防火门设置不符合要求; 5)避难走道未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等设施。 2. 缘由分析 避难走道不属于功能性房间,往往被施工单位当作普通走道而遗漏了关键的消防设施。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4.14条。【图示1】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避难走道的设计图纸施工,不可遗漏消防设施; 2.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综合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
||
|
问题 |
防火门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
1.2-27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建筑内常开防火门未设置在火灾时自行关闭的控制装置;【图示1】 2)建筑内人员通行频率较低的防火门,采用常开式防火门,且未设置闭门器; 3)常闭防火门未设置提示标识;【图示2】 4)防火门未安装闭门器,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包括子母门)未安装顺序器;【图示2】 5)建筑变形缝处防火门开启时门扇跨越变形缝; 6)防火门门框与墙体、门框与门扇、门扇与门扇之间缝隙处密封不良,造成防烟性能较差。
2. 缘由分析 1)设计人员对防火门的开启方式、位置、安装等要求未在图纸中明确; 2)责任主体在防火门订货前,未进行深化设计或深化后未经设计确认; 3)防火门框的密封件,施工单位遗漏安装; 4)防火门的安装工序遗漏或准确度不足。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5.1条。【图示3】【图示4】【图示5】【图示6】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77-2014)第5.3.2条、第5.3.3条、第5.3.5条、第5.3.6条、第5.3.8条。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防火门的设计应充分思考其安装位置、开启方式、火灾时的打开方式及其安装要求,图纸中应明确,不可遗漏; 2.防火门应经过深化设计并由主体设计确认后方可订货生产; 3.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
||
|
问题 |
防火窗不具有火灾时可自行关闭功能。 |
专业 |
|
1.2-28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防火墙、防火隔墙上可开启防火窗,不具有火灾时可自行关闭的功能。【图示1】
2. 缘由分析 1)设计图纸中的防火窗自动关闭要求及做法未明确; 2)供货单位未按照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供货。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5.2条。【图示2】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77-2014)第5.4.4条。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活动式防火窗中,控制活动窗扇开启、关闭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手动控制启闭窗扇功能,且至少具有易熔合金件或玻璃球等热敏感元件自动控制关闭窗扇的功能; 2.供货单位应向专业供应商采购防火窗,订货时应核对好技术要求,并由设计确认其深化图纸 |
||
|
问题 |
防火卷帘门两侧轨道与墙体间防火封堵不到位等问题。 |
专业 |
|
1.2-29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防火卷帘门两侧轨道与墙体间缝隙防火封堵不到位;【图示1】 2)导轨与墙体间封堵不到位;管线穿过卷帘处封堵不到位; 3)双轨卷帘仅一侧进行封堵等不符合规范要求; 4)防火卷帘金属导轨裸露,未采取耐火层保护。
2. 缘由分析 1)设计图纸中未明确防火卷帘轨道防火封堵构造详图及说明; 2)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3)土建与消防施工单位配合不到位,防火卷帘门两侧轨道与墙体间缝隙防火封堵施工遗漏。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5.3条第4款。【图示2】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T 51410-2020)第5.4.3条、第6.3.3条。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设计图纸中对此项构造详图应作专项设计和说明; 2.防火卷帘门安装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封堵,两侧砌墙进行分隔,顶部填充防火岩棉进行封堵,使其达到卷帘所设置部位墙体的耐火极限要求; 3.强化项目参建各方的组织协调,明确各方责任,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 |
||
|
问题 |
大型商业综合体防火分隔采用异形防火卷帘。 |
专业 |
|
1.2-30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大型商业综合体防火分隔采用侧向、水平封闭式或折叠提升式等异形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隔,火灾时会影响靠自重自动关闭开口的功能。【图示1】
2. 缘由分析 1)设计追求空间效果,忽略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是否具有消防可靠性; 2)卷帘厂家完全按设计图纸生产,未经过测试是否满足火灾时的下降功能。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5.3条第2款。【图示2】【图示3】 ☆《关于加强超大城市综合体消防安全工作指导意见》(公消【2016】113号)规定:总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0 万m2以上规模的超大城市综合体(小于10万m2的城市综合体参照执行)严禁使用侧向或水平封闭式及折叠提升式防火卷帘,防火卷帘应当具备火灾时依靠自重下降自动封闭开口的功能。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由于折叠提升式等异型防火卷帘门火灾时会影响靠自重自动关闭开口的功能,达不到规范的防火分隔要求,因此,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应严禁使用。 |
||
|
问题 |
防火卷帘的导轨未安装在结构构件上。 |
专业 |
|
1.2-31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防火卷帘导轨未安装在结构构件上,未达到有效防火分隔。 2. 缘由分析 防火卷帘导轨未安装在结构构件上,导致防火卷帘导轨与结构构件间的连接构件的耐火极限达不到规范要求。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第6.5.3条第4款。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77-2014)第5.2.2条第7款。【图示】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防火卷帘的导轨应安装在建筑结构上,并应采用预埋螺栓、焊接或膨胀螺栓连接。导轨安装应牢固,固定点间距应为600mm~1000mm; 2.防火卷帘与楼板、梁、墙、柱之间的空隙,施工单位应进行防火封堵,以确保其防烟性能; 3.设计图纸应思考结构构件的尺寸,合理预留防火卷帘高度。 |
||
|
问题 |
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
1.2-32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小于设计要求; 2)防火涂料实际材料及厚度与型式检验报告不一致; 3)钢结构采用包覆防火板保护时,固定防火板的龙骨及黏结剂采用难燃或可燃材料。【图示1】
2. 缘由分析 1)施工涂刷遍数不够,厚度不足,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2)供货单位对固定防火板的龙骨及黏结剂未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供货。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2017)第4.1.3条第1、2、4款、第4.1.4条、第9.3.2条【图示2】、第9.3.3条、第9.4.1条、第9.4.2条【图示3】、第9.4.3条【图示3】。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施工单位应加强对防火喷涂的技术培训和宣贯,加强施工质量的自检; 2.监理单位应加强防火喷涂的过程监督以及完工后的检测; 3.供货单位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提供固定防火板的龙骨及黏结剂。 |
||
|
问题 |
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面积不满足要求。 |
专业 |
|
1.2-33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面积小于2.0m2,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小于3.0m2,实际尺寸不满足要求。【图示1】
2. 缘由分析 1)土建施工单位预留洞口面积与限值无余量,施工误差后尺寸不足; 2)施工单位在装修时,增加了窗框的装饰材料,导致洞口尺寸不足; 3)可开启外窗增设限位器,导致开窗面积不满足规范要求。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第3.2.2条。【图示2】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设计图纸应思考预留尺寸,设计人员不可顶着极限值进行设计; 2.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控制好施工误差; 3.施工单位不可擅自更改装修做法,如需调整应经设计确认后方可施工; 4.施工单位应正确安装开窗限位器,保证开启面积满足规范要求。 |
||
|
问题 |
人防区域防火门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
1.2-34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人防工程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防火卷帘旁未设置与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走道相通的甲级防火门; 2)平战结合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处漏设防火门;【图示1】 3)人防平战结合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处,采用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取代甲级防火门。
2. 缘由分析 1)人防战时设计与主体平时设计不一致; 2)施工单位误把人防门当作防火门,因此漏装防火门。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第4.4.2条。【图示2】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位于防火分区分隔处安全出口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当使用功能上的确 需要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在其旁设置与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走道相通的甲级防火门; 2.人防专项设计与主体设计要一致,设计图纸应尽可能避免人防门与防火门设置在同一个门洞上; 3.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可擅自更改人防和消防设施。 |
||
|
问题 |
防火门的设置及质检资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
专业 |
|
1.2-35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防火门未设置铭牌和标识;【图示1】 2)防火门质检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
2. 缘由分析 1)防火门厂家提供的质检资料与实际到货情况不符; 2)责任主体采购的防火门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铭牌、标识缺失。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77-2014)第4.3.1,4.3.2条。【图示2】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防火门进场时,施工单位应核查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及耐火性能等是否与符合市场准 入制度规定的有效证明文件和设计要求相符,并全数检查是否在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 2.责任主体应按设计要求采购合格的防火门; 3.监理单位应做好质量监督,检查防火门的铭牌、标识和相关质保资料是否齐全。 |
||
|
问题 |
防火门、窗的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 |
专业 |
|
1.2-36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1)防火门门扇与地面间的活动间隙大于9.0mm。【图示1】 2)钢质防火门门框、钢质防火窗窗框内未按规范要求充填水泥砂浆。【图示2】
2. 缘由分析 1)施工单位安装偏差或防火门门扇偏小; 2)施工人员对防火门窗的规范要求理解不够,钢质防火门门框、钢质防火窗窗框内未充填水泥砂浆会造成防火门窗的耐火极限达不到规范要求; 3)受到建设工期紧急影响或施工工序遗漏。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防火门》(GB 12955-2008)第5.8.2条第5款。【图示3】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77-2014) 第5.3.8条、第5.3.10条第5款、第5.4.2条。【图示4】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责任主体应要求厂家制作符合现场实际尺寸的防火门,并应思考产品公差、安装偏差及实际土建与设计偏差; 2.钢质防火门门框、防火窗窗框内应充填水泥砂浆。门框与墙体应用预埋钢件或膨胀螺栓等连接牢固,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600mm; 3.设计说明的消防专篇中应明确防火门窗的施工及验收应执行的相关规范,并向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 |
||
|
问题 |
高层住宅开向内天井外窗与连廊间距问题。 |
专业 |
|
1.2-37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采用连廊作为安全疏散通道式住宅,非封闭天井侧向厨房外窗距离连廊不足2.0米,施工未按 设计图纸设置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防火玻璃窗。【图示1】
2. 缘由分析 1)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未安装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防火玻璃窗; 2)因设计图纸预留的间距不足和施工产生误差,导致厨房外窗与连廊距离超限。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 32/3920-2020)第8.8.1条第7款。【图示2】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877-2014)第7.4.1条。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施工单位应核对平面图及门窗表的标注,确保防火门窗的按图施工; 2.施工单位应控制施工误差,以防厨房外窗与连廊的距离超过限值。 |
||
|
问题 |
竖向塑料管道(PVC)贯穿上下层楼板处未装阻火圈的问题。 |
专业 |
|
1.2-38 |
建筑 |
|
|
问题描述及缘由分析 |
||
|
1. 问题描述 对于塑料等可燃材料的管道以及熔点较低的金属管道,如铝、铝合金管道等,受热后会变软、熔化或被烧蚀,需要在水平贯穿防火分隔墙体两侧或竖向贯穿防火分隔楼板下侧的管道上采用阻火圈或阻火包带封住管道受破坏所形成的孔口来阻止火势蔓延。【图示1】
2. 缘由分析 1)施工人员未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 2)厨房、卫生间处的竖向管道位于吊顶内部,属于隐蔽工程,容易造成遗漏。 |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
1. 规范要求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T 5140-2020)第5.2.4条。【图示2】【图示3】 2. 正确做法
|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
1.塑料管道贯穿具有耐火性能要求的建筑结构或构件时,贯穿部位的环形间隙应采用矿物棉等背衬材料填塞并覆盖膨胀性的防火封堵材料;或采用防火封堵板材封堵,并在管道与防火封堵板材之间的缝隙填塞膨胀性的防火封堵材料; 2.对于公称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还应在竖向贯穿部位的下侧或水平贯穿部位两侧的管道上设置阻火圈或阻火包带。 |
||
来源:江苏住建厅,版权归江苏住建厅
更多信息,请关注
今日头条:消防安全那些事儿
微信公众号:消防安全笔记
抖音:王说天下事











































这个楼梯栏杆有点不符合规范,楼梯栏杆不应横向设置,横向形成可攀爬不安全,应竖向设置且间距不大于11cm
太好了
消防验收
转发学习了!
我这里加装电梯,拆除原室外楼梯,新建的室外楼梯,紧靠住户的三个窗户,是不是违规了??
可以给一份吗
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短边长度小于2.4m。这个就有设计院触碰过。。。
学习
非常好
收藏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