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晚一点动手,那台花了半个月调试的0-60V/20A可调电源就可能把MOS管炸成爆米花——别笑,这真在论坛里一周能刷到三回。
TL494做BUCK,听着像老掉牙的方案,可它偏偏能把效率推到95%以上,还能在100V输入下稳稳输出60V,全靠几个“小动作”。
先说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辅助电源。
许多人直接拿主电降压给494,结果一上负载芯片就抽风。
正确姿势是用LM317独立做12V和5V,494的供电跟主功率级彻底分家,纹波再大都吵不到它。

频率定在110kHz,不是拍脑袋。
往上跑150kHz,MOS管开关损耗肉眼可见地涨;往下压到80kHz,电感体积立刻胖一圈。
110kHz刚好卡在甜点,电感用T106-26磁环绕30圈就能搞定,顺手还能省铜线。

电流采样别再玩康铜丝+运放了,那0.1Ω的电阻在20A下就是2W的小暖炉。
换成隔离霍尔芯片,列如ACS712-30A,主板地线干净得像新铺的柏油路,采样精度还能压到±0.75%,比高端万用表还稳。
软启动不是装个10µF电容就完事。

把494的4脚通过100kΩ电阻接到12V,再并个1µF电容,启动瞬间占空比从0慢慢爬,电流表指针不会“啪”一下打表,电池也不会被突如其来的20A吓哭。
压差保护是隐藏彩蛋。
输入60V、输出55V时,继电器还笑嘻嘻地闭合;一旦输入掉到63V以下,滞回比较器立刻把继电器踢开,MOS管再也不用吃“高压差+大电流”的双倍辣套餐。

风扇控制别用主板PWM,60℃常闭温控开关+延时电路更省心。
温度一掉回55℃,风扇再转30秒才停,既防频繁启停,又避免电感余热把PCB烤出分层。
PCB布局记住三句话:驱动线贴着MOS管栅极走,输入电容贴着MOS管漏极,输出电容贴着肖特基阳极。

地线分两层,功率地像黄河一样粗,信号地像小溪一样细,两者只在芯片下方单点握手。
想再升级?
把494的16脚拉出来,接个运放做二次限流,短路时直接降占空比,连保险丝都省。

再塞一颗DS18B20在磁芯底下,温度超90℃就让单片机降额,整套系统瞬间有了“数字大脑”。
最后提醒一句:别在论坛抄图就焊。
先把空载波形拍给示波器看,再串个水泥电阻上负载,最后才接电池。
顺序反了,炸管的声音比过年鞭炮还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