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 乘势而为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富含哲理、精辟得当的语言不仅是古人对兵法运用的总结,更是祖先对世间万关系的概括。也许全书有些部分过于晦涩,以至于今天的国人很难深刻理解《三十六计》所蕴涵的博大精深。实际上,《三十六计》完全是一部可为现代人所借用的“谋略”大全。在竞争激烈的技术领域和斗智斗勇的商场,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数码时代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第三套的攻战计包括“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共六计,兵法有云“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见龙在田。”。
在此篇混战计的六计中,其精髓就在于“混”,在实际运用中,示人以“混”而实则“清”,让对手摸不着头脑,乱其心志,然后引诱其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现代的营销中,强手林立,营销者要想为自己扬名,没有高人一筹的措施和技巧是很难成功的。由于竞争双方的胜败大多不是取决于自己和对手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营销员手段的高低,方式是否独特。美国营销大师克里曼特·斯通说过:“销售是否成功,决定于推销员,而不是顾客。”本篇六计的蛊之、剥之、困之、乘其乱、利其弱等计谋,使得对手混沌受蒙,将其击败,从而也攻破客户防线,使自己和公司的名声、产品无处不在,最终取得攻敌不备,出奇制胜的效果。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古兵法原文】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原文今译】
对付小股敌人,要围困起来,将其消灭。如果让他们走掉,便极不利于我方追击。
【计谋典故】
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组织2万多名武士,屯集松江拓林,在中国沿海一带肆意进行骚扰活动。倭寇选拓林屯兵是精心选定的。拓林临水,地势险要,舟楫战船进出方便,进兵陆路四通八达。
明朝廷遂派右都御史张经赴沿海剿除倭寇。苏松副总兵俞大猷向张经提议说:“倭寇势众,且占据有利地形。若强攻,倭寇必然乘船入海而逃。况且我军新集,恐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采取‘关门捉贼’之良策。先派兵守住倭寇的必经之路,再密令一支队伍插入敌后,断绝水路。倭寇入圈套后,我们前后夹击,势必破敌。”俞大猷的提议,深受张经的赞赏,遂命令俞大猷、邹继芳、汤克宽分兵三路,把守金山卫、闵港、乍浦,暂时按兵不动,又檄令永顺、保靖两军联合围剿。永顺军和保靖军按时到达,一声炮响,各路军马争相杀敌。俞大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明军围倭寇于江泾,斩杀2000倭寇,剩下的倭寇四散逃命。
【案例介绍】
层层围困任正非点杀港湾
2006年华为收购港湾时,任正非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这场胜利:“惨胜如败。”究其缘由,是由于华为使用了超级规的手段来剿灭港湾,为伤敌八千,先自损一万。从数字上来说,华为失去的不比港湾少。但凭着雄厚的底子,华为几年时间耗死了港湾。
港湾创始人李一男。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兼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这就是一个传奇少年。2000年,李一男领了华为最后一笔1000万分红,北上创建港湾,选择了与华为有直接竞争的业务领域。
“如果港湾最终成功,或是上市,或是高价卖给外资,那它将对华为人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要知道华为有许多老员工,他们手中都有足够创业的资金和技术。”一位华为人士说,“这明摆着就是在动摇华为的根基!”就是这样的“群贼而起”危难之时,任正非下达了对“贼王”——港湾的“必杀令”。2002年,华为正式收回了之前签约给港湾的代理权,并派重兵加大了市场开拓的力度。2003年又和3COM成立了合资公司专门从事中低端的数据市场。2004年,著名的华为“打港办”就在这时成立。“打港”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让港湾有营业额赚不着钱,二是绝对不让港湾上市。为此,华为对内部下了死命令:办事处如果丢单给中兴、思科不要紧,丢单给港湾要受处分;同时还开展“反挖人”运动,港湾接入网产品线的研发人员被华为一锅端。据说华为为此准备的“打港”经费一年最多时多达4亿元,而同一年,港湾的应收账款多达4亿元。
2006年,走投无路的港湾最终选择被卖给了华为。经过了2004年左右的激烈打港以及2006年的收购,华为在与内部员工离职创业的较量中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接下来,华为业绩也走出了冬天,一路飘红。
【案例解析】
华为收购港湾要传达的一个最重大的信息就是:告知公司内部的人,不要有什么非分的想法,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如果非要搞,港湾就是下场!李一男也最终放弃了他在电信领域的理想和梦想。2008年底,在港湾被华为收购两年之后,李一男再次离开华为。不过这次他没有创业,而是永远离开电信领域,离开与华为的所有纠葛。投身互联网,担任百度CTO。
关门捉贼,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是一种围困并歼灭敌人、特别是小股敌人的计谋。关门捉贼的核心在于关门,不过在关门之前第一得布置好围困圈,并敞开门,让敌军进来,如果敌军不进门,则设法引诱他们进来。等到敌人入门之后,便选准时机,迅速关门,给予痛击,使敌人无退路可走。关门捉贼是紧接着金蝉脱壳的。金蝉脱壳注重的是脱逃和暗中逃遁,而关门捉贼与此相反,不是脱逃,而是使脱逃成为不可能。如果金蝉脱壳是在危急关头、陷入敌手、形势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施用的计谋,那么关门捉贼却适合于为具有优势、处于强势的人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