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内容分享2周前发布
0 20 0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文 | 南方

编辑 | 子木


2021年12月底,全球著名CPU供应商美国英特尔公司正式向其供应商致函,宣布禁用一切新疆产品,此举是为反对所谓的“强迫劳动”。这是美国政府涉疆法案在两院获得通过之后,率先表态的企业。

舆论持续发酵,英特尔就其涉疆言论表明道歉,称对中国深怀敬意,对于此事“引起诸多的疑问和顾虑深表遗憾”,并宣称致供应商的“信中关于新疆的段落只出于表述合规合法的初衷,并非它意或表达立场”。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英特尔如此傲慢,如此有底气,不仅因其技术的遥遥领先,更是因其市场的垄断。

2020年中国PC端电脑芯片市场上,英特尔在国内市场占据了82.9%份额,在服务器上,英特尔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5%,在中国看到的电脑产品,基本上离不开英特尔的技术和设备。

网友们愤慨之余也有不少感慨与无奈,甚至愤而说,如果国产CPU够强,英特尔肯定不会这么嚣张。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但实际上,国产芯片如今已经慢慢赶上,还有企业实现了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同时还正式投入使用,并且量产,这家企业就是龙芯中科。

2021年 11 月,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了基于自主LoongArch指令系统的龙芯3C5000服务器CPU的研制。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与其它同行往往基于X86或ARM授权不同,龙芯的指令集系统和IP内核全部自研,整个架构都采用了自主设计,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可控。

龙芯中科在造“中国芯”的路程上砥砺奋进,在经历了数度起伏,现已成为国产CPU产业第一梯队中的佼佼者。沉下心来用20年成就这样成绩的,正是被誉为“龙芯之父”的胡伟武。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胡伟武并非是国内第一个提出要做自主芯片的人。既具前瞻性又敢为天下先的人是倪光南,1994年,倪光南和柳传志在联想未来的发展上有了不同的见解。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倪光南主张自主研发,向芯片纵深发展;柳传志则要建立电脑组装线,造不如买而且还见效快。最终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倪光南出局。

实则,倪光南的出局是必然的结果。一来自主研发前途尚未可知,不如直接走“贸工技”见效快。二来,当时主流观点都认为,中国应该发展嵌入式处理器,没必要做通用处理器,由于技术与国外差距太大,并且投入太高,还很难市场化。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但依然有有识之士意识到了“造不如买”的隐患。中科院的计算机元老们持续向国家呼吁:“十五”期间要启动自主CPU的研发,要不然就没机会了。龙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001年,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李国杰院士从所里的科研经费里挤出100万元,成立了龙芯课题组,启动通用CPU研发。任务落在了胡伟武身上,那年他32岁。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胡伟武从小就是不折不扣的学霸,1986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大学五年,他刻苦学习,分秒必争,所有的兴趣和精力,都用在了计算机上。研究编程、破解难题,他乐此不疲。

1991年,成绩优异的胡伟武被保送到中科院计算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夏培肃。读博五年,他多次发表论文并参与国际会议,成绩斐然。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博士毕业时,胡伟武面临许多不错的机会,去美国硅谷可名利双收,进外企工作,至少月薪上万。胡伟武去询问了导师夏培肃的意见,“夏老师叫我不要出国,她说我们国家计算机领域还有一些方面存在不足,我们要为国家做贡献。我听从老师的教导,留在了计算所。”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胡伟武正式出任龙芯CPU首席科学家之后,就迅速带领团队投入了忘我的攻关中。他立下军令状,“做不出CPU,提头来见”。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有计算所前辈们的意见和提议,胡伟武带领几十名年轻骨干日夜奋战,玩命攻关。“大家都有一种观点,我们目前落后这么多,别人不比我们笨,如果大家都每周5天、每天8小时上班,恐怕很难赶上人家,唯有像当年搞‘两弹一星’一样拼命,甚至得累死一批人才能赶上。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受欺负,我们的子孙才有希望重新做到‘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之’。”

2002年8月10日凌晨6时08分,中科院计算所北楼105房间掌声雷动。安装了“龙芯1号”CPU的计算机正常启动工作,屏幕上如约出现“login:”字样。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龙芯1号”虽然在性能上只能和上世纪的英特尔586相当,而且在当时还无法量产,但这却意味着中国人只能依靠进口CPU制造计算机的历史终结。课题组成员给“龙芯”取了一个有传统特色的小名“狗剩”,希望它“好养活”,音译成英文就是Godson。

龙芯1号的成功研制,直接促进了“863”立项支持,CPU排名国家重大专项立项16个专项中的第一个。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从2001年到2010年,国家一共投入科研经费4亿多元。龙芯从最开始的捉襟见肘,连便宜的MIPS架构都无力承受,到不断攻克难关,在性能上不断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不断攻坚之后逐渐有了起色,国外各主流CPU企业就纷纷找龙芯来谈合作。“他们说,你们不用这么辛苦,技术可以授权,用我的就行了,或者谈合资。坦率说,当时把他们的二流、甚至三流产品给我们,也比我们的一流产品好。”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面对这样的诱惑,或者说是捷径,有人颇为心动,但胡伟武表明,“从技术能力的角度,不该要。”“你用了对方的东西,自己的技术能力就会受到损伤,但对方永远不会把最好的给你。”

在他看来,不走捷径就是最好的捷径,“我后来说,他们翻来覆去跟我讲技术合作,实则就是4个字,交枪不杀。我只要把枪杆子交出来了,放弃了,自主创新的实践就中断了,队伍就散掉了。”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从龙芯开始筹备之初,就被所有人质疑和“看衰”。等到2010年开始市场化运作,龙芯也曾屡屡碰壁,许多人又嘲笑胡伟武是堂吉诃德:“弄个长矛斗两个风车,一个叫英特尔,一个叫ARM。”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胡伟武认为,产品需要市场的检验,“龙芯在科学院的体制内、在计算所继续做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由于CPU不是用来开鉴定会用的,也不是评职称用的,它必须在市场中让客户来评价。

2009年和2011年的时候,中科院计算所曾两次推荐胡伟武去报院士,他的导师也鼓励。但胡伟武还是决定不报了,并且说了一句豪言壮语:“中国不缺院士,缺个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2010年,龙芯课题组绝大多数技术骨干告别计算所,转型开始市场化运作。胡伟武的凝聚力和龙芯团队的“信仰”让大家选择了坚守,团队核心骨干中没有一个人被互联网企业高薪挖走。

2011年-2015年,龙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几千个问题,完成了对技术的完善。在技术升级迭代的同时,为了解决研发费用的困境,胡伟武选择了英特尔等巨头看不上的小而散的工控领域。通过在工控领域的持续深耕,2015年,龙芯中科实现了盈亏平衡。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2016年开始,厚积薄发的龙芯走上飞速发展的道路,从几万片增长到上百万片。“到2020年,龙芯最新研发的3A5000处理器通用处理性能逼近市场主流产品水平。与龙芯CPU配套的软件生态初步建成。龙芯承担的“十一五”核高基课题也在2020年完成验收。

从中关村50平米的实验室中起步,龙芯已经走过20年的旅程。这20年中,龙芯曾有高光时刻,也经历过低谷。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时光荏苒,“龙芯之父”胡伟武的头发已经斑白,但他的初心没有变。经过20年的积累,“龙芯”CPU性能正在不断提高,逼近市场主流产品的水平,“用龙芯电脑打开文件,会觉得比Intel x86电脑还快。”

全球的信息产业有两个体系支撑,一个是Wintel(微软-英特尔),一个是AA(安卓-ARM)体系。而龙芯提出打造第三套生态体系,“我们不想推翻两个旧世界,但我们想建立一个新世界”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对此,胡伟武做了详尽的解释,当前如果Intel推出新CPU,微软推出新操作系统,全中国的电脑都得升级;如果ARM推出新CPU、安卓推出新版本,中国的手机也得升级。“要解决软件的问题,需要融入已有的体系。但主导权在人家手里,产业是没利润的。”

“如果想要掌握核心技术,彻底解决‘芯片荒’的难题,就必须从‘打地基’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第三套生态体系。”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胡伟武给龙芯定下的目标就是,要推出自己的指令系统,以支撑生态。他说,“龙芯的目标不是光卖芯片,我们要打造新的体系。”龙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生态建设,未来十年将完成从技术补课向生态建设的转变,从政策性市场向开放市场的转变。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国产芯片已长成,“龙芯之父”胡伟武:“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20 条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 头像
    快乐的贝贝 读者

    洋買辦柳傳志,掏空國資,肥了自己。“龍芯之父”胡偉武,為撐控自主核心技術,自強不息!

    无记录
  • 头像
    青衫文客 读者

    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自己的才真正属于自己!向我国的院士们致敬!

    无记录
  • 头像
    海棠控 投稿者

    “中国不缺院士,缺个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

    无记录
  • 头像
    因为爱 读者

    胡伟武是中国人民的英雄,坚守初心百折不挠,为中国芯呕心沥血,是国人民不可多得的榜样。

    无记录
  • 头像
    家姐小泉厨 投稿者

    胡伟武龙芯之父不亚于两弹元勋,艰辛付出从满头白发可看出,这才是中国脊梁担当民族复兴之大业,我们敬仰!!

    无记录
  • 头像
    等待中的痛苦 读者

    向既具前瞻性又敢为天下先的倪光南院士致敬!向计算机元老李国杰院士致敬!向“龙芯之父”胡伟武致敬!另外,我们还要对柳买办进行彻底的清算!

    无记录
  • 头像
    李小璨璨 读者

    潜心破局,实力说话。逆流前行,绝处逢生。

    无记录
  • 头像
    隅纯椰椰 读者

    但愿中国科学界不要出现汉奸卖囯,好好联想断送了中国电脑发展前途。

    无记录
  • 头像
    苏禾_w 投稿者

    中国芯,必飞跃,打铁还须自身硬,胡伟武,好样的,中国芯有你而骄傲,自豪。

    无记录
  • 头像
    PaSSENgeRrrr_ 读者

    向胡伟武老师致敬,国家栋梁,民族英雄,

    无记录
  • 头像
    小春日和RF_ 读者

    必须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要不,经济再发展也是给别人做嫁衣裳,好好让敌人赚了。

    无记录
  • 头像
    函小书 读者

    胡伟武才是中国人的脊梁!杨柳不可望其项背!

    无记录
  • 头像
    oxkiwillion 读者

    胡伟武,果然威武!

    无记录
  • 头像
    天下无双 读者

    致敬胡伟武,从一个,青年到现在白发中年,呕心沥血几十年,为了中国芯,我们为你点赞,向你致敬

    无记录
  • 头像
    学会挣钱 读者

    胡伟武,威武!胡威武

    无记录
  • 头像
    小鸡说这是一个抽象又恶俗的长ID 投稿者

    芯芯之火,一定可以潦原!我们期待着国产芯片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绰厉奋发,共克时艰!

    无记录
  • 头像
    风中找感觉 读者

    不让科技独立的人吃亏,国家要用政策让这部分的走进富豪序列!

    无记录
  • 头像
    汝非吾江湖 读者

    中国真正的英雄!中国的希望和未来!!!

    无记录
  • 头像
    爸爸爱女儿 读者

    敬仰科学家,现在可以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努力!

    无记录
  • 头像
    达令养鹅专号 读者

    向胡伟武致敬!希望你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不被任何别有用心的人诱惑或打压或欺骗,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中国芯走出困境坚定前行!

    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