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真题
有两个关系R(a,b,c)和S(b,c,d),将R和S进行自然连接,得到的结果包含()列。
A.4
B.6
C.2
D.5
古德解析
该题涉及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代数运算,特别是自然连接操作的相关知识。在《软件设计师教程(第五版)》的第9章“数据库技术基础”中,详细介绍了关系代数的各种运算,包括并、交、差、笛卡尔积、选择、投影和连接等。
自然连接作为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其核心在于自动识别两个关系中的共同属性,并基于这些属性进行匹配,结果聚焦仅保留一份共同属性,从而消除冗余。同时,《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的第6章“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也强调了自然连接在数据库查询优化和模式设计中的应用,指出它能够高效地整合相关数据,减少数据重复,提升查询效率。自然连接的操作过程要求两个关系具有一样的属性名和域,通过比较共同属性的值来组合元组,最终生成的新关系包含所有不重复的属性列。这一概念是数据库理论的基础,对于理解关系模型的数据整合至关重大。

软考架构综合题精讲500之第083题 | 程序员古德
在分析选项时,需基于自然连接的定义和操作规则进行判断。
选项A:结果为4列,这符合自然连接的计算逻辑:关系R具有属性a、b、c,关系S具有属性b、c、d,共同属性为b和c。自然连接后,共同属性合并为单一的b和c列,同时保留R的独有属性a和S的独有属性d,因此结果集包含a、b、c、d共四列,该选项正确反映了自然连接的属性去重特性。
选项B:结果为6列,这可能误将自然连接视为笛卡尔积操作;笛卡尔积会保留所有属性而不去重,导致列数等于两关系属性数之和(3+3=6),但自然连接通过共同属性优化了结构,不应出现此种情况。

软考架构综合题精讲500之第083题 | 程序员古德
选项C:结果为2列,这显然忽略了自然连接会包含所有相关属性,而非仅共同属性;若只保留共同属性,则相当于投影操作,而非连接,因此该选项偏离了自然连接的本质。
选项D:结果为5列,这可能错误地认为共同属性被部分保留或重复计算,但自然连接严格确保共同属性只出现一次,不会额外增加列数,故该选项也不符合规则。综上,只有选项A准确描述了自然连接后的列数。
正确答案是A。
程序员古德,专注于科技互联网领域,《软考架构论文黑金小册》系列作者,详见头条个人主页!
#软考高级##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