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 C的前世与今生

#头条首发大赛#

说起学习计算机编程,不得不提到Turbo C。提到Turbo C,不得不要提到borland公司。Borland软件公司,Borland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的美国大公司。Borland成立于上世界八十年代,创立者是Philippe Kahn,他领导Borland开发了一系列受人尊重的软件开发工具产品。公司的第一个产品是Turbo Pascal。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987年诞生了Turbo C 1.0。1988年Turbo C 1.5、1989年Turbo C 2.0、1990年Turbo C/C++。 Turbo C/C++工具在当时的DOS时代是超级优秀,Microsoft还不是它的对手。

想当初,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作为理工科大学,老师教我们学习fortran语言,那时我们第一次接触编程,知道了还有超级牛叉的C语言,为了学好编程我加入了自学C语言的队伍。那时使用的Turbo C2.0,编写修改调式代码超级方便。特别是全屏编辑器,吸引着我。那时DOS时代,行编辑程序(EDLIN),编辑起来超级不方便,用过的都知道,没有办法,只有迁就它。有了Turbo C2.0,再也不用EDLIN了。如获至宝。那时windows的性能超级差,为了追求程序处理的性能,参与工作后,我又自学了汇编,在C语言里面插入汇编混合编程。同时TC还可以把代码编译为汇编代码。

Turbo C的前世与今生

TC2,0 的编辑界面

我还记得,我照着书上的一个几十行例子,一行一行输入代码,编译时有几百错误提示,对照书,一行一行的修改,有字母敲错的,有漏写了括号和分号的,等着我把这些低级的错误都纠正过来的时候,编译时依旧还有错误,对照书校对,已经没有任何不同,怎么办?身边没有老师,只有求教于自己,搞清楚每行的内容,经过一周,毫不放弃的努力,终于搞清楚了,原来是书上印刷错误。当我全部调通的时候,那时候的成就感,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高兴。自己的编程水平也随之上升一个层次。

Turbo C集成了程序编辑、调试、链接等多种功能。在DOS系统时代,Turbo C是被最广泛使用的一种PC机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当时的许多应用软件均是由Turbo C开发完成。随着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发展,操作系统已经从DOS发展到Windows。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大部分应用软件已经不再使用Turbo C来开发,但是作为一种超级优秀C程序开发工具,其依然是一种学习C程序设计的理想工具。

Turbo C++ 在 1990 年取代了 Turbo C,后来两者都停产了。Turbo C/C++ 以其体积小、编译速度快、价格、文档和整个集成开发环境而闻名。最初的 Turbo C/C++ 是 16 位编译器,由于它们是为 16 位 CPU(Intel 的 8086 系列微处理器)开发的。

尽管 Turbo C 已停产并且与当前一代系统(如 Windows 7、8 和 10)不兼容,但许多程序员和开发人员依旧更喜爱使用旧的 Turbo C 环境。即使在今天,大多数大学都在使用,即 TurboC。但是其无法与Windows 7等最新版本的Windows兼容。尤其在64位它 根本无法运行,这是由于其运行于 16 位 dos 子系统。为了在64位的Windows系统中运行,借助一些实用程序,如Dosbox和其他有用的工具。目前你可以了 在您最喜爱的 TurboC++3.0 中享受您的编程,而无需获得烦恼 与 Windows 不兼容的问题。

Turbo C的前世与今生

TC++3.0 主界面

为了在windows下开发语言与微软竞争,随后推出了BC++,最高版本为5.x。接着又推出delphi与VB一争高下。1997年,Borland又发布了 C++ Builder 1.0,C++ Builder具有快速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它实现了可视化的编程环境和功能强劲的编程语言(C++)的完美结合。这可以看作是TC和BC++的延伸。Borland公司倒闭后,最后到Embarcadero手中。2024 年 3 月就发布了RAD Studio 12.1。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C++Builder 带有全新的Clang编译器和改善的 Visual Assist集成。一次开发,Windows, Android, iOS, macOS, and Linux五种操作系统都可以编译使用。C++builder,似乎要重新焕发青春、重新崛起之势。

Turbo C的前世与今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31 条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 头像
    使劲嚯嚯_ 读者

    用Turbo C,必须搭配Turbo C Tools

    无记录
  • 头像
    美业观察 读者

    时光不经用,一晃就过了三十多年😂

    无记录
  • 头像
    张强 读者

    是呀,同感!

    无记录
  • 头像
    读者

    Borland的🐮就在一个字“快”,用过DOS下的Turbo Pascal,命令行输入TP 回车,界面瞬间呈现,完全被惊到了

    无记录
  • 头像
    角安娜Joannaaa 读者

    评价很到位。那是非常牛的编译环境。

    无记录
  • 头像
    倇倌 读者

    88年第一次用TC,感觉好像猪圈里待久了突然看见了嫦娥

    无记录
  • 头像
    点灯人小贺 读者

    感觉不错。美好的回忆。

    无记录
  • 头像
    泣負 读者

    我用TURBO C2.0写了文稿查询和图书目录查询

    无记录
  • 头像
    嗨你好吗 读者

    能解决问题的程序都是好程序。

    无记录
  • 头像
    妖孽白 读者

    产品这么牛,公司为啥倒闭呢?

    无记录
  • 头像
    日照崐崙 读者

    Borland 的Turbo C,优秀的是它的集成开发环境,编译质量就算了。它的rum Time 代码一直有问题,而且还是由memory management 引起的,而且长期不修复,在业界名声不佳,远不如微软的MSC。

    无记录
  • 头像
    奶黄菠萝包_ 投稿者

    这是DOS系统的问题,与TC没有关系。如果内存确实不足,可以自己写代码使用高段内存。那个年代我是这么处理的。

    无记录
  • 头像
    義剛 读者

    当年用tc写了一个读汉字库直接写屏的功能

    无记录
  • 头像
    芮鸥 读者

    。我也写了一个这样功能的程序。当时还把汉字库放在扩展内存,修改一个中断,常驻内存。

    无记录
  • 头像
    读者

    我的经历,qbasic,FoxBASE,vb6,asp,Jsp,PHP

    无记录
  • 头像
    Xiaaby 读者

    好熟悉的界面呀,一晃快三十年了

    无记录
  • 头像
    小语 读者

    想起来了,97年还用TC给横河DCS写了个简单的上位机,也就是个远程监控。后来用VB写了一半,因故停了下来。多少年了,

    无记录
  • 头像
    东莞市曼尚科技有限公司 读者

    用他编过读取图片文件直接写屏输出

    无记录
  • 头像
    对啊我就是葉漂亮啊 投稿者

    有这精力的,当时都是高手。

    无记录
  • 头像
    玄慕子 读者

    目前公司是这么做。

    无记录
  • 头像
    我是土圭垚 读者

    平生就写了一段TC代码。那时刚用上win ,系统自带的拼音输入法特难用,单位也不舍得花钱买个win版的五笔输入法软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研究如何将UC dos的五笔迁移到win上,可是UCDOs字库格式与WIN自生成输入法不同,只好自学C语言一周,憋了一段代码,成功地将UCDOS五笔迁移到win上。

    无记录
  • 头像
    大豆胖胖 投稿者

    不是一般的厉害。

    无记录
  • 头像
    原来是布丁哟 投稿者

    老夫的毕业论文就是turboC2.0编了个菜单界面程序 居然免答辩优秀通过 那是4年的巅峰时刻

    无记录
  • 头像
    桃金美人 投稿者

    熟悉的界面,,以前学TC,foxbase,写好代码编译成EXE文件,保存在1.44软盘上,象宝贝一样珍藏,,不知那几盒磁盘扔哪了。。可惜。。

    无记录
  • 头像
    黑色的书包 读者

    现在都是Windows10搭配Dosbox0.73下,TC,Turbo Pascal玩玩回忆一下!

    无记录
  • 头像
    Nectar_woo 投稿者

    美好的记忆。是他们让我成为编程业余爱好者。

    无记录
  • 头像
    艺洪 读者

    程序员生涯:Fortan,foxbase,basic,turbopasic,TC2.0,BC3.1,VB,BCB,VC6.0,QT

    无记录
  • 头像
    几丫 读者

    95年学计算机,谭浩强版C语言,上机就是用的TC2.0, 数据结构却学的是PASCAL.

    无记录
  • 头像
    五边吾记 读者

    都是经典。

    无记录
  • 头像
    林风心语 读者

    同龄人,感谢你让我回忆了过去

    无记录
  • 头像
    你也要成为皇子吗 投稿者

    Borland,曾经非常辉煌的公司。与微软相比,缺少操作系统的,个人觉得他们应该审时度势及时拥抱Linux和开源生态,开发高附加值的IDE和图形组件等,或许还有机会。

    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