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园地】高频考点归纳

内容分享3周前发布
0 4 0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高频考点归纳

本单元语文要素

核心能力1: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要求:抓住关键情节,加入细节(如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环境描写),让故事更生动。

核心能力2: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要求:保留核心情节和人物情感,去掉次要细节,语言简洁连贯。

一、交流平台(交流如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1、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

2、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3、变换情节的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

4、刻画人物,具体讲述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5、新编故事,可以将课文中的故事继续编下去,说说之后发生了什么。

二、词句段运用

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形容十分恼怒。

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形容疑虑过多。

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亮顾忌。

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此喻人在幸福时不忘幸福的来源。

运用:

1、班会上,王小明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的缺点,我欣然接受,老师高兴地说:“同学之间就需要'打开天窗说亮话’。”

2、老师常教导我们不要畏首畏尾,所以我们做事不要前怕狼后怕虎,有这样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都应大胆去尝试一下。

积累与拓展:

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比喻自不量力自取灭亡。

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情。

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错误。

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章:想要掩盖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内强食:比喻弱者被强着吞并。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越俎代庖:比喻越出本分,代人行事。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相天开:比喻想法离奇,实现不了。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措手不及:形容事情来得突然、迅猛,让人来不及反应或应对。

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立场等方面尖锐对立、互不相让。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连发生超出预期,让人难以承受。

(二)仿照下面的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扩写:通过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把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讲述出来。如下: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超级想吃小羊【心理描写】,就故意找茬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语言描写】小羊吃了一惊【神态描写】,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语言描写】狼气冲冲地说【神态描写】:“就算这样吧,你也还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环话!”【语言描写】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啊!”【语言描写】狼不想鼻再争辩了,呲着牙【神态描写】,逼近小羊【动作描写】,大声嚷道:“你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语言描写】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吃掉了小羊【动作描写】。

上文的扩写就是把简略的地方讲具体:

1、增加了狼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2、补充了狼的神态和小羊说话的样子。

3、补充了狼和小羊说话的内容和语言提示语。

三、日积月累

《乞巧》这首诗对民间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进行了生活的描绘,表现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逐句详解:

七夕今宵看碧霄,

释义:七夕的夜晚,人们仰头望着那片湛蓝的夜空。

牵牛织女渡河桥。

释义:传说中,牵牛星与织女星正通过喜鹊搭成的桥相会。

家家乞巧望秋月,

释义:家家户户的女子都望着秋夜的月亮,默默许下“乞巧”的心愿。

穿尽红丝几万条。

释义:女子们穿过的红线,足足有上万条之多。

前两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描写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后两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描写的是乞巧节的盛况。其中“穿尽红丝几万条”用夸张的描写手法: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渴望。

PDF打印版预览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园地】高频考点归纳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园地】高频考点归纳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4 条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 头像
    个球咧 读者

    适合快速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满足快节奏生活需求

    无记录
  • 头像
    麻辣柏兔头 投稿者

    是的呢

    无记录
  • 头像
    涂云涛 读者

    好棒💪

    无记录
  • 头像
    海底缠绵 读者

    收藏了,感谢分享

    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