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月饼从模具里磕出来那一刻,就知道今晚八成又看不见月亮——云层厚得能掐出水,像谁把棉被盖在天上。

可那又怎样?

灶台上的油正慢慢渗进饼皮,六个小时后它们会自己变亮,像被月光偷偷吻过。
去年村里来了批城里娃,围着土灶问“回油”是不是加油再炸,我笑得铲子差点掉锅里。
今年不用解释,文旅局直接把我们这儿挂上“非遗体验”地图,1.05亿人往外跑,其中一半想来揉面团。
他们管这叫“乡村沉浸式”,我管这叫“终于有人懂我奶留下的老方子”。
夜里九点,乌云没散,手机先亮了。
央视把月亮搬进了直播间,XR技术一比一还原,连环形山都清清楚楚,8亿人对着屏幕说“哇”。
我边刷边啃刚出炉的藤椒牛肉味,辣得吸溜,却突然想起小时候爹把月饼切成牙儿,一人一块蹲在院子里等真月亮,等不着就骂天。
目前没人骂了,弹幕全是“数字月亮好圆”,像集体失忆。
更怪的是汉服租赁店爆单,230%的涨幅,小姑娘们拖着裙摆来地头拍照,袖口扫到土也不嫌。
她们写对联比背英语还溜,十五秒短视频,上联刚出口,下联已经滑进评论区,点赞15亿次。
我试着留一句“乌云借我三分墨”,半分钟收到三百条回复,其中一条说“爷爷在天上偷笑”,突然眼眶就热了。
低糖月饼占四成?
我尝过,甜得发虚。
可订单雪片一样飞来,厂家说年轻人要“无负担团圆”。
我寻思负担从来不是糖,是隔着屏幕喊爸妈却回不了家。
于是把奶的豆沙馅减了半勺油,多加一勺桂花,打包寄给广州打工的小侄女,快递备注写着“月亮在盒子里,打开就圆”。
超级月亮那晚我终究没见到实体,只看见它挂在直播间、挂在手机壁纸、挂在汉服姑娘的流苏镜子里。
可饼皮回完油真的亮了,像把缺席的月光存进面粉,咬一口,满嘴都是迟到却守约的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