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深度研究新范式:DeepResearch技术详解与DeerFlow架构解析
智能体技术正从简单问答向自主研究演进,DeepResearch开启了AI主动探索知识的新篇章
1. 引言:Agent时代的到来
2025年已成为AI Agent的爆发元年。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OpenAI 提出将ChatGPT打造为”T型技能智能体”华为 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50+先锋鸿蒙智能体火热开发中Google 让智能体全面进驻搜索和Gemini助手微软 提出打造”开放智能体网络”的愿景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DeepResearch 作为Agent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正引领着AI从被动应答向主动研究的转变。
2. 什么是Agent?智能体的核心技术要素
Agent是一种具备感知环境变化、独立自主做出决策,并能够主动执行相应行动的人工智能系统。其核心架构可概括为:
Agent = LLM(大脑) + 记忆(存储器) + 规划技能(思维链) + 工具使用(手脚)


2.1 Agent的四大核心能力
LLM(大脑)
提供核心的语言理解、推理与生成能力是整个智能体的决策中心
记忆系统(存储器)
短期记忆:使用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在单次任务中保持对话连贯性长期记忆:通过向量数据库存储历史交互和经验,支持持续学习

规划技能(思维链)
对复杂任务进行分解、规划和调度具备自我反思能力,根据执行结果调整策略

工具使用(手脚)调用API、执行搜索、运行代码等扩展智能体能力边界,与现实世界交互
2.2 Agent的四大特性
| 特性 | 说明 | 应用价值 |
|---|---|---|
| 自主性 | 无需人类持续干预就能独立运作 |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
| 反应性 | 感知环境变化并及时作出响应 | 实时适应动态场景 |
| 主动性 | 能主动发起行动以实现目标 | 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服务 |
| 社交能力 | 与其他Agent或人类进行交互协作 | 支持多智能体协同工作 |
3. 从传统RAG到DeepResearch的技术演进
3.1 传统RAG的局限性
传统RAG(检索增强生成)虽然弥补了LLMs在动态知识和专业领域能力的缺陷,但存在明显局限:
被动性:仅消费检索结果,无主动探索能力单步性:”检索→生成”单轮流程,缺乏深度推理无规划:缺乏任务分解与策略制定能力
3.2 DeepSearch的突破与不足
DeepSearch通过”搜索→阅读→推理“的循环流程实现持续检索,直到满足预设条件。其独特之处在于迭代性,会持续进行多次搜索-分析-优化循环。
核心流程:
搜索: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广泛探索信息阅读:深入剖析网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推理:综合评估当前状态,决定下一步行动
局限性:仅完成迭代搜索,无法实现综合分析与结构化输出

3.3 DeepResearch的定位与技术演进
DeepResearch将信息探索与结构化分析、多步推理生成相结合,实现从数据溯源到可信综合性报告的完整输出流程。
演进历程:
2023-2025.2:早期原型阶段(Qwen-Agent、Google Gemini Deep Research)2025.2-2025.3:商业发布阶段(DeepSeek Model、Perplexity Deep Research)2025.3-至今:多模态集成阶段,持续演进中
4. DeepResearch核心技术架构
4.1 三大核心角色分工
Planner(规划者)
任务分解、策略制定、反思与调整将用户问题拆解为可执行的研究子目标生成结构化、可解释的研究路径
Coordinator(协调者)
任务分配、结果聚合、验证、调度管理工作流生命周期,作为用户与系统的主要接口
Executors(执行者)
执行具体操作:搜索、浏览、代码运行等每个执行者都有针对其角色优化的特定工具集
4.2 四大核心模块
Planning – 智能规划模块
将用户问题拆解为可执行的研究子目标生成结构化、可解释的研究路径
Question Developing – 问题演化模块
为每个子目标生成多样化、上下文相关的检索查询确保研究方向的全面性和深度
Web Exploration – 网页探索模块
主动调用搜索引擎、浏览网页、提取信息实现深度信息挖掘和源头追溯
Report Generation – 报告生成模块
整合多方证据,生成结构清晰、事实可靠的报告确保输出的可信度和可验证性
5. DeerFlow源码深度解析

5.1 整体架构设计
DeerFlow是基于LangGraph框架构建的多智能体协作架构,通过状态图工作流编排多个专注于特定任务的AI智能体。
核心组件:
协调者(Coordinator)
管理工作流生命周期的入口点根据用户输入启动研究过程在适当时候将任务委派给规划者作为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主要接口
规划者(Planner)
分析研究目标并创建结构化执行计划确定是否有足够的上下文或是否需要更多研究管理研究流程并决定何时生成最终报告
研究团队(Research Team)
研究员:使用网络搜索引擎、爬虫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编码员:使用Python REPL工具处理代码分析和技术任务每个智能体都可以访问针对其角色优化的特定工具
报告者(Reporter)
汇总研究团队的发现处理和组织收集的信息生成全面的研究报告
5.2 关键技术实现
上下文评估机制
# 伪代码示例:规划者的上下文评估
def evaluate_context_sufficiency(research_materials, user_question):
"""
评估当前收集的信息是否足够生成最终报告
"""
has_enough_context = llm_judge(
materials=research_materials,
question=user_question,
criteria=["覆盖面", "深度", "可信度"]
)
return has_enough_context
任务分类与路由
直接处理:简单问题直接回答礼貌拒绝: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移交规划者:需要深度研究的问题
动态步骤规划
规划者让大模型分析不同步骤应该采用的处理方式:
需要搜索的步骤需要数据处理的步骤需要代码执行的步骤
6. 实际应用演示
以”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及潜在风险”为例,DeepResearch的工作流程:
规划阶段:将问题分解为商业模式分析、财务表现、竞争格局、风险识别等子主题执行阶段:多个执行者并行搜索最新财报、行业分析、专家观点等信息协调阶段:整合各方信息,验证数据一致性,补充缺失视角报告阶段:生成结构化的分析报告,包含数据支撑和风险评估
与传统Gemini相比,DeepResearch在信息全面性、分析深度和结论可信度方面表现更优。
7. 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7.1 当前技术挑战
信息可信度:如何有效验证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推理深度:复杂问题的多层次推理能力仍需加强效率优化:多轮搜索和分析的耗时问题领域适配: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7.2 未来发展方向
多模态融合:集成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源信息实时学习:在研究中动态学习和调整策略领域专家:针对特定领域训练专用研究Agent人机协作:更自然的人类与Agent研究协作模式
8. 结语
DeepResearch代表了AI Agent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从简单的问答交互迈向深度的自主研究。通过多智能体协作、迭代式探索和结构化输出,AI正在成为人类在知识探索和研究工作中的强大伙伴。
DeerFlow作为这一领域的优秀开源实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和实践范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DeepResearch将在学术研究、商业分析、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64张图,看懂AI Agent的核心技术与未来一文讲清楚Deep Research的演进过程字节跳动开源深度研究框架DeerFlow老顾深度解析DeerFlow源码
本文基于公开技术资料整理分析,旨在技术交流与学习。实际应用请参考官方文档和最新发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