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是一篇博客文,以主人公Mark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探讨网络社交的过度依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做为一篇博客文,整篇文章的文本特征超级明确,是典型的网页文,尤其是语言特征更为明显。作为一篇以第一人称撰写的博客文,本篇文章的语言,介于超级正式的书面体和非正式的口语表达体之间,语言生动地道,表达准确。列如说a never ending flow of messages,be wired up,didn t move an inch from the sofa等等,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生动的画面感。
藏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节奏清晰明确,逻辑层层推进,教学目标也很好的完成。教学的活动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习理解类的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尤其体目前学案的设计上,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对语言鉴赏的学习和使用的关注上。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老师整个教学环节自始至终对文中地道语言的关注。
列如让学生阅读第一部分1到19行时,要完成学案活动1,并两人相互分享。教师还发出明确的指令。Underline some fancy words or expressions that impress you most。
给出学案活动2,让学生阅读第20至42行,小组任务式分组讨论,完成学案活动。老师再次发出明确指令,If possible, underline some fancy words or expressions that impress you most。
阅读43至50行时,识别the problem of social networking。教师提问,Why can t Mark live a life without social networking?According to Mark s blog, what s the real problem of social networking?同时,结合对文本信息的掌握要求,学生理解并阐释标题so close yet so far。
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活动和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传达复杂感情的地道的语言表达。
列如,Obsess over
Be wired up
Be hard wired in
并运用相关语言,表达网络社交对人际关系的严重影响.。
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借助图片动画,英英释义情景创设动作等,从语言层面协助学生对社交媒体相关词汇有初步了解。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基本都关注到了语言特征。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这些比较地道但我们日常不会想到的词,列如go cold turkey,进一步达到强化作用。
我认为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是不是可以继续深挖一下这些地道表达?列如写一个小段落来强化这些地道语言的表达,或者通过讨论使用这些表达。通过对这些表达的灵活准确的使用,以期达到语言内化的目的。


